记者从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了解到,今年全市将升级打击“两违”行动态势,进一步强化“清违”意识,建立快速查处机制,第一时间控制和查处违法建筑,对违法建筑不能进行强制拆除的必须予以没收,形成管、控、查、治、拆、没的长效机制,为城市发展腾出空间。三年内,力争把我市打造成“无违建社区、无违建城区、无违建城市”的典范。
设违建“台账”全面管控
据了解,去年全市拆除违法建筑1500多处,面积达100多万平方米。今年严打“两违”的重点是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内抢建、加建、扩建的违法建设;新建外环路沿线、城市进出口及市郊乡镇村庄的违法建设;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重点督查督办的违法建设;违法性质恶劣、社会影响较大的违法建设。
市城管委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说,各城区(含新区)要把严打“两违”列为工作重点,整合协调好本辖区内的执法力量,花大力气、下大决心控制好本辖区范围内的新建违法建筑,对违法建筑不能进行强制拆除的必须予以没收,逐步处理掉历年积存的违法建筑。“通过设置媒体专栏、公布举报热线、开放公众微信平台等方式,引导公众积极参与治理,形成全社会打击‘两违 ’的舆论氛围。”
另外,1月至3月,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全市集中整治的要求,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各城区、管委会完成本辖区范围内的调查摸底工作,全面摸清“两违”底数,健全完善“两违”档案,做到录入“两违”信息系统数据、一违一档数据、现场情况“三一致”。4月至11月,各城区、管委会将整合协调本辖区执法力量及时开展调查、取证、认定工作,确定整改对象并鼓励自拆整改,拒不自拆的开展强制执行,对违法建筑未能强制拆除的必须予以没收,并开展“无违建”示范点创建;12月,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组织验收考核,评选“无违建”示范点。
整合力量标准化“打违”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严打“两违”行动中,各级各部门精细化分工、各司其责,努力做到“六个达标”。
调查摸底要达标:通过联合巡查等方式,各城区(含新区)要通过各基层组织、执法队伍及时巡查、发现违法建筑。
新增管控要达标:建立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网格化”管理机制,畅通群众举报、媒体曝光等渠道,构建常态化的监管机制,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拆除。
分类处置要达标:各城区政府、管委会要收集本辖区各类历史遗留违建情况,制定符合本辖区实际的分类处置办法、方案,按照“依法依规、尊重历史、区别对待、逐步解决”原则,采取拆除、补办手续、没收或查扣、暂时搁置使用等方式。
拆后土地利用要达标:违法建筑拆除后,要及时清理拆后垃圾,分门别类利用好“两违”拆除后腾出的土地,宜耕则耕,宜绿则绿,宜建则建,做到拆除一片违建,用好一片土地。
自建房管理要达标:各城区政府、管委会要加强个人自建房管理,落实个人自建房用地指标,规范个人自建房审批。
依法治违要达标:每月组织一次政策法规宣传活动,坚持公平公正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