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接入:春节还未过完,居民就遭遇垃圾“围城”,这该如何是好?近日,不少市民拨打晚报热线2821100反映,十一冶生活二区垃圾堆积如山,且有不断扩散的趋势,严重影响生活环境。这对交纳垃圾服务费给社区代管的居民来说,既不公平也很无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热线出击:昨天上午,记者联系了柳南区环卫所、潭西街道十一冶社区的相关负责人到现场查看,进入该生活区通往柳太农贸市场的道路口堆放着果皮、纸屑等生活垃圾,不少生活区内的垃圾桶已装满,桶外有很多垃圾则分散堆放。
当得知记者前来生活区了解情况,居民们大倒苦水。有的说,春节前后,生活区垃圾遍地,让人觉得很不舒服;有的表示,自己每月按时交纳垃圾服务费,却得不到相应服务。
对此,十一治社区主任孔祥洁耐心解释,自从十一冶单位改制后,该生活区日常事务缺乏管理,小区试图成立业主委员会,但居民意见不一,目前暂由社区代管该生活区日常事务。另外,由于该生活区承租户较多,2000多户居民垃圾费的收费率约为60%。社区聘请了3名工人负责保洁路面,2名工人负责清理楼道,2名工人负责清运垃圾。因春节期间垃圾量猛增,造成垃圾清理不及时,还请居民给予理解。
记者走访时还发现,原来位于该生活区卫生服务站旁的临时垃圾池已取消,日常产生的垃圾只能分散存放于垃圾桶及其周边,再由两名工人用三轮车清运至最近的垃圾中转站,垃圾清运效率大大降低。
此外,进入该生活区通往柳太农贸市场的道路属于基隆村用地,不属于十一冶生活二区范围,该路段平时由专人负责保洁。
热线回音:原来该生活区垃圾滞留存在多方面原因,垃圾清运环节成了症结。经协调,柳南区环卫所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该生活区垃圾清运遇到的难题,将协调环卫工人协助保洁员尽快清走遗留的垃圾,并安排垃圾中转站开辟“绿色通道”,让该生活区垃圾及时清运。
记者从市环境卫生管理处了解到,按照生活垃圾“谁产生,谁付费”的相关规定,居民必须交纳相应的垃圾服务费。而对于像十一冶生活二区这样的“三无小区”,其生活环境如何才能变得更加整洁、干净?市市容局市容科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是提高居民对“家园”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是引进专业物业公司或成立业主委员会规范管理,但是,环卫服务质量与服务相关费用成正比,想要更整洁、舒适的环境,就应该增加对环卫服务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