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轮车、农用车非法上路及营运,不光影响交通秩序,还给市民出行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近日,晚报连续报道,从2017年12月1日到2018年2月1日,我市在市区范围内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五车”整治攻坚行动,为市民营造畅通、有序、安全的出行环境,该报道引起市民关注。12月1日是我市全面启动“五车”整治攻坚行动的首日,记者实地走访各城区了解情况。
多部门联合执法暂扣违法车辆一批
近年来,我市市区范围内的三轮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两轮摩托车、燃油助力车、小客车、农用车辆、拖拉机等数量迅猛增加,“五车”非法营运突出,车辆无证、无牌、无保险上路行驶随处可见,抢行、逆行、随意转弯是家常便饭,交通事故时有发生,给行人和车辆通行造成严重影响。依法整治非法上路、非法营运的“五车”已经是迫在眉睫。
1日上午9时许,记者与城中区城管等部门执法人员走访发现,在海关南路仍有不少商贩利用电动三轮车作为交通工具,占道摆卖物品,这是我市“五车”整治的对象之一。联合执法人员立即现场视频取证,并对当事人涉及违法占道、车辆改装等事实进行查处。鱼峰区“五车”整治小组人员则对柳石路、屏山大道、东环大道等路段车辆非法上路及营运问题集中整治。
据了解,1日,各城区(含新区)联合交警、交通综合执法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对市内“五车”乱象进行专项整治,保障市区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市场秩序。截至当日下午5时,各城区(含新区)共查扣电动三轮车9辆、人力三轮车3辆、微型汽车1辆、农用车1辆。
市城管执法支队在此呼吁,广大市民不要为了图一时方便乘坐该类车辆。乘坐“五车”存在危险性,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如有发现违反的,欢迎拨打12319城市管理服务热线或通过“柳州是我家”微信公众号向市数管平台反映。
“疏堵结合”让非法上路及营运车辆出城
记者采访得知,各城区(含新区)查扣的非法上路及营运车辆集中存放在跃进路一临时停车场内,对车辆实行统一登记、管理,杜绝“讲关系、讲人情”。在从2017年12月1日到2018年2月1日,两个月的“五车”集中整治期内,各城区(含新区)根据城区实际,划定本城区的重点整治时间段和中心区域,采取从中心区域向外围扩散的方式,分时间段、分区域开展高密度的集中整治,对城区内的“五车”违法行为进行有效疏导,以疏导为主,以整治为辅,将非法上路及营运车辆疏导出城。
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各相关职能部门也要密切配合,形成联动。其中,公安部门对“五车”车主不听劝阻、造成交通堵塞、秩序混乱,聚众扰乱机关单位秩序、公共交通秩序,妨碍执法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等行为依法查办。交警部门对非法上路、无牌无证、拼装报废、非法改装加装及在车行道上乱停乱放的“五车”进行全面整治。商务部门监管各加油站不得向没有悬挂车辆号牌的“五车”提供加油服务。工商部门要做好对流通领域非法销售拼装、改装“五车”的经营业主的依法查处工作。质监部门要做好对非法生产未经国家相关车辆产品主管部门许可生产、拼装或者擅自改装“五车”的厂家、加工业主的依法查处等。
下一步,针对残疾人专用车辆、环卫和快递三轮车、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周边的货运三轮车将加大监管力度,相关部门拿出具体可行的货运三轮车管理办法。
另外,从12月起,“五车”整治工作将纳入“柳州市城市管理提升年大行动”考评体系,对各职能部门、各城区进行监督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