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食堂”反弹 急开治理“药方”

——对部分在建工地周边“快餐车”占道经营现象的思考

占道经营的“露天食堂”如何标本兼治?

4月19日中午12时,微友“Sy”通过“柳州是我家”微信公众号反映,一些流动“快餐车”占用城中区瑞安路的人行道销售盒饭,人行道俨然成了“露天食堂”。这些“露天食堂”不仅影响市容市貌,而且销售的快餐卫生令人担忧。

看:“快餐车”占道多

在这些“露天食堂”中,每个摊点前都摆放着一张简易的桌子,桌上放着十余种小菜,装着米饭的桶和一次性饭盒堆放一旁。据观察,来“露天食堂”吃饭的大多是出租车司机和附近工地的工人。

“8块钱一荤两素,鸡鸭鱼肉任选,挺丰富的,好吃又便宜。”一名正在吃饭的“的哥”说。

阳光100的居民何女士告诉记者,每天中午12时左右,会有不少人来“露天食堂”吃饭,“露天食堂”的用餐时间一般半个小时。

来自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的统计显示,今年以来,该平台共受理市内在建工地附近占道经营快餐类问题约520件,主要集中在晨华路、瑞安路、德润路、东环大道、高新二路、高新四路、古亭大道、官塘大道、桂柳路、航生路、文兴路、学院路延长线等路段。案件多发路段附近基本上都有在建工地。无证商贩一般会在每天中午11时30分至13时左右在固定地点搭棚摆卖快餐。

治:边处置边反弹

微友4月19日反映的情况经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立案后流转到城中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进行处置。根据城中区城管执法局对案件的回复得知,当天12时24分,执法人员赶到现场,占道经营现象已消除,下一步将加强巡查管理,防止死灰复燃。

4月24日,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柳东分局查处了位于宝骏大道与双仁路、翠岭路的交叉路口以及兴业路查处了6处占道经营快餐的摊点。

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的工作人员说,城管执法部门多次取缔过这些“露天食堂”,但按下葫芦起了瓢。这些“露天食堂”的经营者往往采取“游击战术”,执法队员一走,他们又热火朝天经营起来。为此,平台只能再次巡查,发现“露天食堂”再立案派遣执法人员取缔。周而复始,一直未得到根治。针对占道经营的“露天食堂”的回潮和反弹,城管部门要严厉整治,以严的管理不让“露天食堂”东山再起。

问:治理路在何方?

一边是市场有需求,一边城市要管理。“露天食堂”占道经营涛声依旧的现象引人思考:市场需求与城市管理如何相向而行?

针对此类私人流动盒饭销售点占道经营的问题,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发挥“城市大管家”的高位监督作用,采取第一时间采集、第一时间立案派遣、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反馈的案件处置措施,但治标难治本,治理“露天食堂”占道经营之路在何方?

许多市民认为,因为市场有需求,建议有关部门在治理之路的选择上,一边重在严打,一边也要重在疏导,拿出一套“安置”的办法,让“露天食堂”得到统一规范管理。

占道经营宛若依附于城市身上的“老茧”,剔除之后易重生。如何除“老茧”?目前,柳北区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开展临时便民疏导试点工作,合理选择不影响交通及市容环境的三、四级道路规划设置18个临时便民疏导点,引导就近零散、无序的流动摊点集中有序规范经营,既便了民,又清了占道。

治理占道经营的“露天食堂”,能否仿照“柳北经验”?(通讯员蒋丝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