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拆迁后的用地上乱倒垃圾现象时有发生,极大地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对于这类“无主”案件由谁来处置?昨天,记者从鱼峰区网格化社会管理办公室了解到,近日,针对静兰村9队已拆迁范围堆积的混合垃圾,麒麟街道凤起社区启动“代处置”及时处置问题,将数字化城市管理纳入社区常规服务管理工作中。
近年来,鱼峰区将网格化信息指挥中心、城市管理信息中心、创新办三个部门合并,成立鱼峰区网格化社会管理办公室,整合多部门资源,给部门与部门间的联动、部门与群众间的互动架设好桥梁。3月以来,鱼峰区网格办陆续接到市数字城管平台转办多起同一区域的案件,在已拆迁的静兰村9队用地上,剩下拆迁后的建筑垃圾及新产生的混合垃圾。
近日,针对此问题,鱼峰区网格办协调麒麟街道凤起社区相关负责人多次到实地勘察情况,了解到该处建筑垃圾为夜间有人私自倾倒。经多方研究决定,先由社区自行请车清理小堆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的混合垃圾。在社区工作人员和专业清洁人员多次清理后,零星的垃圾已经基本清运走,剩下的大型垃圾则由拆迁相关部门进行处理。目前,该区域的拆迁责任单位建设了建筑围挡,确保该处不暴露在视野内,待整村全部拆迁完成,再进行整体清理。
鱼峰区网格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凤起社区对于界限不清、权责不明的案件,采取“先处置,再追查”的工作方法,确保案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置,此做法值得推广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