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不文明”塑造行为美

——有关部门及时恢复被踩成“通道”的绿地后引发思考

柳钢北门南侧还绿、金水岸小区拆围墙还绿、紫康药业南侧还绿、学院路延长线还绿……来自市规划局的统计显示,我市共实施完成绿化43块,总面积约43.40公顷。我市的“还绿于民”行动引来广大市民点赞。

正值我市“还绿于民”之时,有网友反映,一些行人为图自己方便,穿绿化带而过,把绿化带变成了“通道”,此行为与“还绿于民”极不协调。

直击:不少绿地被踩成“通道”

5月31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东堤路,远远就看见路边部分绿地被踩的痕迹明显,成了行人的“通道”。从壶东大桥东至文昌大桥东之间,记者注意到,绿化带被随意踩踏的现象较为严重。绿化带成为“通道”,有的是行人踩的,有的是电动车留下的。

在桂中大道,有条行人通道就在一处绿化带旁边,但该处绿化带却被踩成了光秃秃的“通道”。

“我见人人都走那里,为了图方便,我也抄了近道。”城中区文昌路的居民张女士表示。

城中区晨华路的居民樊先生说,绿化带里面的苗木长势那么好,希望相关部门联动整治随意踩踏绿化带的行为,并加大宣传力度,倡导市民文明出行。

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监控发现,永前路、东堤路、西堤路、航一路等路段的绿化带被踩成行人“通道”的现象较为突出。

市城市管理信息中心有关人员说,今年以来,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共受理立案侵占和损毁绿地类问题912件。破坏绿地的现象必须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思考:修复绿地更应设法修复“不文明”

绿化带被踩成行人“通道”后,园林绿化部门及时进行修复。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文昌路上有条长约150米、宽18米的绿化带,被行人踩出5条羊肠小道。园林绿化部门将被踩踏的绿地进行了补苗恢复。

5月31日上午11时许,记者来到文昌路看到,被行人踩出的“通道”已被绿苗覆盖,园林绿化部门在现场设置铁丝围栏和警戒线,提醒行人勿踩绿化带,应走行人道。

“修复绿化带应该及时,更应及时修复的是那些不文明行为。”负责补苗恢复的一名园林绿化工人说,希望市民文明出行,不随意穿行、破坏绿地。对毁坏绿化带的行为及当事人,执法部门要制止或责令其赔偿,恢复原状,让其为不文明行为“买单”。

市城市管理信息中心有关负责人说,从调查情况来看,除市民为抄近道踩出“通道”给绿地留下伤痕外,在绿地内堆放杂物、停放车辆、违章开挖、丢弃成堆垃圾等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有人拆掉防护栏,占为“自留地”,开设自家“开心农场”……种种陋习与柳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要求格格不入。因此相关管理部门要建立完善多项目、常态化的长效管理机制,对不文明行为进行严管重罚。同时广大市民要把龙城当成自己的家,脚下留情,带头倡导和弘扬文明好风尚。

日报记者  闫友明

通讯员  蒋丝瑜报道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