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泥撒漏
“这里有近1公里的黄泥带。”近日,市容巡查员小张巡查至南竹路五三六集贸市场前时,发现路面上有两条又长又厚的黄泥带。“沿着道路,看不到尽头。”这是怎么回事呢?
当天,小张循着黄泥带的轨迹发现,这两条黄泥带的源头来自车辆段的某运输车间,该车间内部正在修路。但由于车间出入口附近并没有冲洗车辆的设备,加之车间与道路连接处的路面也并未进行硬化,所以导致开出去的车辆车轮裹着泥浆在水泥路上留下厚厚的车辙,其他车辆经过,碾压已经干了的黄泥引起了整段路的尘土飞扬,行人都是掩鼻而过的。
见此情况,小张立即使用“城管通”将该问题上报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经柳南区城管人员现场勘验了解,此案件的污染面积约15平方米。执法队员已查处了该公司的遗撒车辆,并对该公司下发了调查、整改通知书。该公司也已接受了行政处罚,并交纳罚款600元。
“这里每天都有环卫工人来扫地,扫完不久,又脏了!”附近快餐店的一名老板说,在这里开快餐店,每天都要吃灰,这些工地为了省事方便,从来都不洗车轮子,直接将车轮带泥的车辆驶入公共道路,污染路面环境,车子经过,满屋子的灰,他们也是苦不堪言。
一名执法人员表示,导致这些违法行为的,究其原因,部分是工地管理不规范,环保理念不强,法律意识淡薄。为此,相关部门及老百姓普遍希望:建筑工地出入口地面能硬化,设置车辆冲洗设施;出入口配备专职保洁人员,建立保洁制度,不允许车辆车轮、车身不整洁带泥出门。
据统计,2017年以来,市数管平台通过巡查发现、12319城市管理服务热线、“柳州是我家”微信公众号、媒体曝光等渠道,受理立案车辆遗撒、车轮带泥等问题5823件。
(通讯员 周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