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一段时间,马鞍山附近屏山大道的人行道上,摆着各种摊位,其中,以“六合彩”摊、药摊居多,被市民戏称为柳州的“码街”。这些摊主每天一大早就来“霸口”,直到傍晚才陆续收摊,这成了柳州城市管理的“顽疾”。7月份以来,鱼峰区城管、公安、文体等部门联合执法,每天从早上8:30到晚上11:00出动执法人员近百人次,对这条“码街”采取无间歇式的守点巡查,“码街”乱象初步得到有效遏制。
“码街”十年呈乱象
据了解,2006年之前在岩村路西段已存在庞大的“六合彩”资料批发市场。随着时间的推移,岩村路西段的“六合彩”资料流动买卖逐渐蔓延至屏山大道西段的中国银行门前。到了2008年,“六合彩”资料流动买卖更扩大至马鞍山公交车站一带(光明路口对面),成了在柳州颇有名气的“码街”。
住在鱼峰区光明路的市民
“无缝”整治见成效
近几年,执法部门也曾定期或不定期对“码街”集中整治,但由于贩卖“六合彩”资料的违法成本低廉,并且缺乏强有力惩治买卖“六合彩”“码头”等相关人员的法律措施,导致“码街”乱象屡禁不止。由于日常管理难度大,执法人员曾屡遭暴力抗法和不明真相的群众围观。
鱼峰区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巡查完整条“码街”后,在巡查第二遍时发现很多占道经营者又陆续回到原地点,很多时候执法队员在“码街”的一端整改违章行为,“码街”的另一端又开始出现违章占道摆卖的现象,该路段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着这种“躲猫猫”的游戏。
针对这种情况,从7月份开始的对“码街”的整治行动中,鱼峰区城管、公安、文体等部门每天出动近百人次执法人员,从早上8:30到晚上11:00对“码街”实行轮流值守,先后查处违法销售“六合彩”资料的人员100多人次,查扣“六合彩”资料3000多件。在此基础上,目前对“码街”的管理开始逐步形成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