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人员给市民宣传相关法律政策
执法人员查处违章张贴小广告
核心提示
在大大小小的纸张、横幅等材质印上宣传内容,乱张贴在大街小巷、建筑外墙及楼道,被称作城市“牛皮癣”的小广告不光存在虚假信息,还对城市容貌形成“视觉污染”。如何治理非法小广告,还“净”于民?这一直是城市管理的难题。昨天,记者从柳北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了解到,继我市开展“政府购买服务”——市场化清理小广告工作后,柳北区城管等部门开启“查、清、疏”三步治理“牛皮癣”模式,从源头查处非法小广告,又给有需要的群众提供便民信息栏。据了解,这一“治癣”举措或将在全市推广应用。
查处:从源头整治非法小广告
埋头张贴小广告,却不知被城管执法人员盯上了。11月30日下午2点左右,城市管理服务热线12319接到市民投诉,在柳石路工人医院附近有人乱贴小广告,执法队员随即赶赴现场查看情况,就在柳石路西三巷口附近当场抓获了三名乱贴、乱喷涂小广告的男子。
执法人员告诉记者,被抓现行的这三名男子各自骑着电动车沿街粘贴非法小广告,主要张贴喷涂有关售卖楼房的小广告,属严重违法行为。
据了解,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办法》有关规定,执法人员对违章张贴小广告的当事人罚款100元,扣押其车辆及张贴、喷涂工具,并要求其清除干净所贴小广告的墙面。
此外,我市为进一步改善城市面貌,提高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治理城市“牛皮癣”,向相关部门明确了责任。其中,公安部门根据非法小广告线索,对内容涉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小广告窝点、源头、幕后进行深入调查取证;交警、城管部门对长期占用人行道、停车线内占道“广告车”进行查处;住建部门督促各物业小区对小区内部及沿街高楼上悬挂、张贴、设置的各类违规广告进行清理。工商部门对店面内未经审核粘贴在门店通透式玻璃墙、橱窗上的广告内容进行查处等。
清理:机械化快速“除癣”让广告失效
快速清理小广告,让“广告内容”失效,增加其违章成本。记者采访得知,继柳北区在四城区率先开展“政府购买服务”清理小广告业务后,各城区陆续启动此服务。我市运用市场化手段治理“牛皮癣”,创新城市管理手段,聘请有环卫作业资质的企业专业清理小广告,提高了市容环境管理水平。
水珠在高压泵的作用下形成“手术刀”,直接把电线杆外观上的“牛皮癣”冲刷干净。柳北区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清理整治“牛皮癣”工作,让执法人员从“运动员”回归“监督员”岗位,检查考核企业服务是否到位。
设置:便民信息栏规范管理服务老百姓
近年来,城市管理工作越来越规范化、精细化,并进一步探索“服务+管理”的模式。柳北区为有效解决城市小广告问题,加强城区“牛皮癣”综合治理,规范便民服务类小广告的张贴,结合本城区的实际,拟定在辖区范围内设置小广告便民信息栏,作为“政府购买服务”后回馈社会的一项举措。
1日上午,记者在跃进路东一巷看到,市民黄先生通过便民信息栏张贴“招工启事”,他说,有了便民信息栏,像招工类的服务信息能“有处可贴”,服务辖区群众。相关部门对于张贴信息的内容应该规范管理。
据了解,通过设置便民信息栏,采用疏导的方法满足市民张贴发布的需求,让家政服务、招租、招工等便民服务类小广告有其合适、固定的张贴场所,使其从城市“牛皮癣”中分离出来。目前在柳北区范围的8个街道和3个镇,统一规划设置小广告便民信息栏,确定张贴标准,以减少小广告对市民正常生活的干扰,改善城市环境,实施有效管理。
柳北区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源头治理、堵疏结合、规范管理、方便市民”的指导思想,引导主次干道上的开锁、疏通管理等便民小广告以及有用的服务信息集中张贴。同时,便民信息栏设置后对信息栏以外随意张贴、喷涂小广告,特别是非法小广告,一经发现,立即清理。对违反管理规定,擅自在墙体、电杆、树木等公共设施上张贴、喷涂小广告的,一经发现,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