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柳江县城出现越来越多的电动三轮车,大都用于搭客。由于无牌无证,驾驶人缺乏基本的道路安全意识,违法交通行为屡见不鲜。
在柳江县柳堡路口的红绿灯前,一辆三轮车停在人行横道上,然后横穿公路,从斑马线斜插到另一个路口,并挤向对面来车的行车道;有一辆三轮车直接逆行,想要寻找时机穿插到对面公路去。与此同时,红灯一结束,这些电动三轮车不管是占着直行道还是左拐道,都像蝗虫一样,一拥而上,冲过路口,十分混乱。
再看看夜幕降临后的柳江广场。为了方便揽客,这里的十多辆三轮车趁着夜色,横七竖八的停放在路口的各个方向,违法占道,有的横着排,甚至挡住半个路口。
大量的交通违法必然导致大量的交通事故。
今年一月份,在209国道穿山境内,一辆两轮摩托车在借道超车时,和一辆突然横穿过马路的电动三轮车发生碰撞。两轮摩托车翻到,驾驶员当场死亡。而电动三轮车竟然没有丝毫减速,扬长而去。这起事故的双方承担同等责任。
昨天,记者在柳江采访时,也正好碰到一起三轮车引发的交通事故。一名在柳北路沿路边正常行走的女子被一辆没有牌照的电动三轮车撞伤。
据统计,去年柳江县交警部门一共处置各类交通事故七千多起,其中涉及电动三轮车的约1200多起,占到了事故起数的16.5%。而这些无牌无证的电动三轮车都上不了保险,一旦发生事故,驾驶人无力赔偿,很容易引发新的社会矛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柳江一共有无牌无证的电动三轮车五百多辆,这些车已成为扰乱正常交通秩序的主要原因,急需治理。
针对这种交通违法乱象,从这个月八号开始,柳江交警全员出动,着手对辖区内的无牌无证电动三轮车进行集中整治。在县城各主要路口设立卡点,电动三轮车见到一辆,拦下一辆。
经过四天的连续整治,目前柳江县县城道路上已经很难见到电动三轮车的身影。在集中整治中,交警一共查扣无牌电动三轮车110多辆。这些电动三轮车大都型号相近,都是经过改装,有车厢,有顶篷,尺寸、性能已很接近微型汽车。而三轮车的电瓶、电机也同样是经过改装,输入的功率远大于普通的电动车。
相比车速、承载量,这种电动三轮车的安全性能却没有什么保障,车子重心不稳,制动系统简陋,也没有安全带,一旦发生事故,极易造成人员的伤害。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这些被查扣的电动三轮车大都从产自相同的几个厂家或经销点,价格一般在一万元左右。
有人可能要问了:既然这货存在那么多安全隐患,为什么质监和工商部门不在源头上对它们进行控制呢?如果没有人生产,它又怎么会出现在马路上?
记者在柳江县工商行政管理和质量技术监督局采访了解到,我们国家目前没有电动三轮车的的相关技术标准。按照质监总局的文件规定,一般是按照老年代步车的标准进行管理,不需要3C认证,也不适用现行电动车国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