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驾车途中随手丢一个烟头的动作,会被摄录下来,画面如此清晰!”昨天,在三中路“车窗抛物”违章处理室,有车主感慨,乱丢垃圾的陋习得改改了。
重点路段市民重点“监控”
据了解,我市自去年7月21日开始实施《关于对车窗抛物、车轮带泥、车辆滴撒漏不文明行为举报奖励的实施办法(试行)》以来,越来越多的市民参与到举报车窗抛物等不文明行为的活动中来,呈现出分工合作及专业化曝光的趋势。
昨天上午,记者在市城管执法支队市容执法大队的办公室里发现,前来接受处罚的几名车主观看视频、确认行为、接受处罚。在接受了处罚的司机孙师傅说:这次教训很深刻,再也不把烟头丢到车外头了。以后我自己也装一部行车记录仪在车上,举报不文明行为。”市民李先生说,当时接到短信和电话通知时,没有太在意,后来看到身边的朋友、报纸及新媒体的宣传我才重视起来,来这里接受处理。
车窗抛物的动作是如何被完整摄录下来呢?记者采访得知,市民有的在交通要道定点摄录“车窗抛物”,有的在车上安装行车记录仪、还有的乘摩托车携微型摄像机、手机摄像举报等方式,以多个角度、多种方式参与到活动中。另外,车窗抛物高发路段为永前路路口、城站路与红光大桥路口、白云路与燎原路口、潭中东路与海关路、火车站周边等。
新媒体引导公众文明出行
从车内向窗外扔烟头、纸屑、果皮等垃圾在机动车道等区域,环卫工人得穿梭于车水马龙的路段及时清扫。
然而每年都有环卫工人因清理路面遭遇交通事故,甚至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经过柳州晚报、柳州1号APP等平台的持续宣传,很多车主都意识到向车外扔垃圾是陋习、也是错误的行为。
据了解,自去年7月21日至今年7月20日以来,市民参与举报车窗抛物活动投诉5372起,立案3542起,已处理1663件,罚款金额332600元。从今年6月份开始,在短信和电话通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邮寄调查通知书、新媒体公示等方式通知当事人,现在来处理的车主明显比以前多了。6月和7月份,前来接受处罚的车主人数大幅度提升,单日最高处理了95起。执法人员每天宁愿自己处于超负荷状态,也不让当事人“再跑一次”。
不过,从案件处理数据显示,目前还是有部分车主没有引起重视。对于拒不执行处罚的车主,城管部门将依法申请法院采取强制执行,或按最高上限1000元处罚,并向所在单位或所居住社区进行通报,今后城管执法部门还会通过各部门协调对外地车辆采取一定的措施,增加到车窗抛物的处理案件中来。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宣传教育的短视频,在车窗抛物处理室滚动播放,警示当事人,防止屡犯现象发生,并将违章车辆视频放在柳州1号APP城管在线”平台,方便违章车主随时查询违章信息,还利用墙报、漫画、新媒体等方式大力宣传,营造“我的城市我来管”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