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算经济账 投资违建得不偿失

聚焦“飓风行动”系列报道之八

拆违现场

违法建设附着在学校、居民密集区及重点项目周边,试图出租非法营利,这样的想法是行不通的。据了解,我市开展清理整治违法建设“飓风行动”的重点在于打击: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内抢建加建扩建;挤占消防通道,影响公共安全,存在严重质量安全隐患;非法出租等八类违建。记者结合近期拆违情况,算了一笔违建经济账,再次提醒:正在违建或准备违建的当事人尽早收手,投资违法建设得不偿失。

投资违建后数万元“打水漂”

违法加建刚冒出头,城管执法人员就上门调查,责令停止违法行为,但当事人却继续施工。10月16日,柳南区组织城管、交警、街道等部门,对新翔小区两处新增违建依法拆除,投资违建数万元“打水漂”。

据了解,新翔小区五区7栋16号民房,与新建小学的校门仅一路之隔,违建者看到了商机,就在原有3层楼房旁边的公共通道上,违法建设5层楼房,并在原有楼房基础上加建2层,其为钢筋水泥砖混结构。

城管执法人员介绍,今年6月,执法人员上门调查时,就责令停止违法行为,主动配合案件调查,但对方不予理会,依然继续违法建设。之后,城管依法查封施工现场,警方也对当事人警告训诫,违法建设才停止施工。经调查,原来当事人想通过违建扩大空间,用于出租他人办培训班。经测量,违建面积约达300平方米。

16日下午,柳南城管组织施工队伍依法拆除该处违建。施工人员表示,该楼顶模板还没来得及浇筑混凝土,还差两天左右时间就可封顶。经估算,该处约达300平方米的违建成本不低于10万元,而拆除成本与之相当。另外,位于航二路小学门口对面一处违建房,当天被依法拆除。当事人投资违建数万元“打水漂”。

违建处于打地基状态被清除

环江滨水大道建成通车后,抢搭抢建现象又卷土重来。10月17日,城中区组织城管、街道办、交警等多个部门联合执法,对环江滨水大道沿线的违法建筑实施“精确打击”,总面积400多平方米的4处“萌芽状态”的在建违法建设被依法拆除。

17日上午8时左右,记者在拆违现场看到,一处刚建到一层楼高度的违建,建到一半的墙面上还挂着砌墙用的水平线。现场堆放着红砖、河沙等建筑材料,还有一台小型搅拌机。

据执法人员介绍,这处被密林包围的违建十分隐蔽,他们是在今年8月份巡查时听到搅拌机发出的“轰隆”声才发现的。当时,违建刚刚打好地基,执法人员查封了现场,并劝离了施工的工人。一周后,执法人员复查时,发现当事人撕毁封条,继续施工,当即进行了制止,对违建进行了破坏性拆除,并暂扣了施工工具。然而,9月初,执法人员对查处的违建“回头看”的时候,发现该处违建居然又开始建设了,执法人员将建到一米多高的违建再次拆除,并对违建当事人进行了口头警告,要求当事人立即停止违法行为,限期自拆,但当事人置若罔闻。

17日,在发现这处屡拆屡建的违建有再次动工建设迹象后,城中区执法部门决定对这处违建进行彻底拆除。据了解,当天拆除的另3处违建均是处于打地基状态。执法人员指出,很多当事人还是抱有侥幸心理,到头来增加违法成本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