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市容环卫工作亮点多

用“中水”冲洗道路 给垃圾桶上“户口”

合理利用柳江河水,层层处理过的生活污水,用于城市道路冲洗、降尘;垃圾桶装上“电子芯片”建立“户口”档案,实行统一监控、调度;还有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餐厨垃圾处置,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等环卫工作创新举措将落地。8日,记者从全市市容环境卫生工作会上了解到,我市今年将继续深化环卫市场化改革,鼓励企业提供优质环卫服务,通过循环利用水资源,提升环卫作业质量和效率等办法,进一步擦亮我市“山清水秀地干净”的城市名片。

据了解,我市今年的市容环境卫生工作,亮点一:环卫设备升级,预计今年7月,柳产新能源汽车将运用于环卫作业,比如:清理沿街门面的违章小广告、背街小巷道路的机械化保洁等。

亮点二:我市将规划建设一个集工业固废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处理等为一体的静脉产业园项目,该项目拟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内容应包括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餐厨垃圾处置,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污泥集中处理厂等项目;二期建设内容包括工业垃圾处理、危险废物处置、病死禽畜焚烧、大件垃圾和废旧家电与电子产品拆解、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等项目,实现污染治理的共享。

亮点三:环卫作业循环利用水资源,环卫部门逐步推广开展利用中性水冲(洒、洗)道路项目试点工作。一是在白沙和沙塘污水处理厂建设的两个环卫取水点,利用污水处理后的中性水冲(洒、洗)道路,合理地使用、循环利用水资源;二是建设自然河流环卫取水点,利用河水冲(洒、洗)道路,现石碑坪镇石碑坪村大帽河边已建设有1处自然河流环卫取水点并开始投入使用。

亮点四: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开展智慧环卫模式。比如:给垃圾桶装上“电子芯片”建立“户口”档案,通过信息交换,将垃圾桶清运时间、次数传输到数字城管系统,由调度指挥中心对全市垃圾桶清运实施24小时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管理和调度,提升环卫作业质量,降低环卫运营成本。

此外,我市今年将计划建设140座公厕,继续推进南环路等大型垃圾转运站项目建设及农村垃圾专项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