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堵”结合根治道路种菜问题

我市部分区域有处理经验可借鉴

▲4月7日,城管执法人员在银海路清除危墙旁的菜地

 ▲如今的航鹰大道在绿化部门的管养下景色亮丽,不再出现种菜问题。

4月8日晚报五版《银海路人行道危墙边竟变菜园》一文,曾对银海路多处人行道绿化带成为菜园的问题进行报道。报道引起柳南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重视和处理。但城管部门及社区工作人员均向记者反映,菜地问题有个“怪现象”,即从发现到执法清除、种菜人重新种上菜、执法继续清除,却始终无法制止种菜人的一个“循环”。如何破解这个破坏市容的“循环”,相关专家提出通过借鉴我市其他已处理好的菜地问题逐步根治城市道路的种菜问题。

种菜人搞“游击战”对抗执法

在7日城管执法人员清除菜地的时候,柳南执法局一执法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已在银海路人行道绿化带里清理过多次菜地。但几乎每次执法之后,菜地又重新出现。而他们在执法时均无法确定种菜人身份,难以处罚。在土壤存在且无法时时监管的情况下,种菜人便与执法人员打起了“游击战”,所以才出现了文章开头所描述的那种循环,种菜现象屡禁不止。

银山街道办事处广电社区副主任李永来还说,银海路荣昌明珠园危墙附近的种菜问题及危墙问题他们已多次向上级反映。因围墙是小区公共财产,上级部门多次建议由小区业主与物业公司协商处理。为此,他们只好设置钢质隔离栏,在确保安全的同时也将绿化带围起。但没想到的是,有人拿来木梯爬过隔离栏,冒险到绿化带里种菜。

柳南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类似的种菜问题在柳南区其他路段也发生过。如航二路航鹰中学门口旁有处宽约5米,长约100米的小路,因小路闲置没有建设,导致小路里垃圾随意堆放,人为地划地种起蔬菜。对此,社区与城管部门只好定期前往清理和劝离种菜人。该负责人表示,目前,银海路及航二路等处之所以出现大量种菜现象,是与管理归属问题有关,如银海路绿化带靠近围墙,围墙变成危墙后土地被闲置;航二路的小路因没有统一规划建设好,便给人有“可乘之机”,成为菜园和垃圾场。

“他山之石”可借鉴解决问题

其实,我市多次出现过城市道路上种菜有损市容的问题,而在多部门的努力下,一些区域的种菜问题也得到了根治。

2013年前后,柳北区跃进路第四十中学(原柳钢二中)附近人行道与铁道之间的绿化带里,种满各类蔬菜达到近10亩,成为当时柳北区城市部门管理的难题之一。柳北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多次与园林部门沟通,最后定下方案于去年实施。具体为,该绿化带整体由园林部门规划建设成小游园,成为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同时让种菜问题迎刃而解。

2013年年末,航鹰大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的绿化带在道路施工完成后没有及时开展绿化种植。有人便抢在绿化种植开展前在绿化带里种菜。一时间,长能达几百米的绿化带成了“蔬菜”带。许多市民向媒体反映,经晚报等媒体报道后,城管部门与绿化部门协调,在清理的同时,立即组织开展了绿化种植。如今该路段绿化带在绿化部门的管养下,再未出现过种菜现象。

柳南区园林绿化所一负责人表示,一般来说,道路施工单位在完成道路施工后,在移交绿化带之前,需要在绿化带里种植植物并管养一年,才能达到接收条件。因此,有些施工单位可能先闲置土地,然后到年底了才统一种植然后移交。如果移交时,绿化带里被种上蔬菜或其他非绿化植物的,园林部门会要求施工单位联系相关部门,将这些蔬菜等清除后才办理移交。整个过程耗时较长,由此可能会衍生出种菜问题。

但这名负责人也说,在移交之后,绿化部门接手就不会再让种菜问题出现,因为如果有人破坏植被,将会被追究法律责任。

疏堵结合多举措联合治理菜地

广西科技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研室主任、社会学副教授熊顺聪分析,造成种菜问题屡屡再现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种菜人停止不了种菜行为;二是政府部门间联动不足、无法形成合力。熊顺聪进一步分析,喜欢冒着危险或者明知违规还要在城市道路各个角落种菜的人,可能是原来就掌握种菜技术却无发挥空间的一群人。城市很多地方不适宜种菜,让这群人很不“习惯”。为此,他们“见缝插针”,一看到人行道上、绿化带里或者是任何有土壤却缺乏管理和使用的地方,就“技痒”。于是,他们便“铤而走险”开辟菜园。

制止这样的种菜行为宜疏不宜堵,熊顺聪建议,一些社区和小区可以在有限空间里,开辟“开心菜园”等体验项目,免费给这些“技痒”的人种菜种瓜。同时,还可以引导他们教授其他人种菜技术,收获的菜给居民们分享等。如此一来,这些人就不会总是盯着道路上的土壤冒险种菜了。

其次,熊顺聪还认为,杜绝种菜问题,管理上还要从源头抓起,即城市道路的规划和管理上。相关部门应按职责对道路进行规划、建设和维护,该建的及时建好,该用的绿化带及时用起来。避免出现道路建设停滞或者是绿化带闲置现象,对拖延工期、拖延验收或者故意闲置导致公共资源被浪费的单位或个人应予以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