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布局 监管有序 文明出行

——从外地“共享单车”乱象看我市公共自行车建设稳步推进

4月5日,67岁的市民张红美在中山西路的一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用市民卡租了一辆“小绿车”,带着买好的菜准备回家。张红美是柳钢集团的退休职工,作为骑自行车出行的爱好者,张红美知道近来在其他城市闹得沸沸扬扬的共享单车新闻:“我趁着三月三和清明节假期到深圳旅游,正好看见了丢得满地都是的共享单车。回来以后再看看我们干净整齐的‘小绿车’,觉得还是柳州好,不会弄得乱糟糟。”

今年的清明节长假共享单车确实“火”了一把。据澎湃新闻报道,4月3日1万多辆共享单车把深圳湾公园挤得水泄不通,原本骑行爱好者的天堂成了寸步难行的集市,公园管理部门联系共享单车企业连夜将共享自行车搬出园区,并禁止共享单车入园,终于还了景区一份清静。4月6日上午,记者来到市住建委,了解共享单车与公共自行车的那些事。

共享单车:城市管理的难题

“乱象太突出了,现在共享单车停放已经成了很多城市的管理难题。看新闻报道,广州有人把共享单车挂在路边行道树上,武汉有人把共享单车挂在道路中央的隔离栏,有人把共享单车扔在河边、绿化带里,还有占用人行道、盲道停放,有些地方损坏的共享单车堆积成山看起来像坟墓……”市住建委总工程师李健清说。

李健清分析,目前共享单车最突出的乱象就是乱停放。共享单车没有固定的停放位置,扫码开锁就可以使用的方式让市民可以随地取、随地停,没有人来监管、也没有办法监管,自然是乱象百出。同时,共享单车运营又是一个企业行为,企业提供共享单车,市民采用租赁的方式进行使用。企业无法对乱停乱放的使用者采取措施,自然监管失控。同时,共享单车企业在不停地扩大投放规模,低廉的购买单车成本让修车成了一件不划算的事情,几乎是无限的投入加上单车的损耗,造成了运营失控的“单车坟墓”。

“还有一个大家都没注意到的地方,就是押金。”李健清分析,共享单车的使用需要交押金200元。如果投放5000辆共享单车、吸引10万人交押金,仅押金就有2000万元,相当于每辆共享单车可以吸引4000元押金,而共享单车的批量购买单价可以压到100元以下。单价和押金相比简直是太低廉了,所以就算其他城市清理掉当前造成乱象的共享单车,也很快就有新的补充过去,可谓“无穷无尽”。同时,由于这笔资金由企业掌管,要是企业由于经营不善破产倒闭,押金就变成了“有去无回的肉包子”。

柳石路上,市民骑公共自行车出行。

公共自行车:监管有序的交通

与共享单车造成的种种乱象相比,我市的公共自行车以监管有序、低碳文明的形式获得了市民的好评。我市的公共自行车有固定的停放地点,使用的时候必须把车停好才算是归还,这样就避免了乱停乱放的乱象。针对公共自行车的损坏问题,目前我市的公共自行车运营公司组织有专业的人员进行检修,缺少零件或者损坏的公共自行车会被收回,不会像共享单车一样仍然堂而皇之地留在街道上。公共自行车的使用也是需要交押金的,但是公共自行车的押金是交到银行,由政府进行监管。如果企业出现经营不善等问题,这笔押金会在有担保的情况下退回到市民手中,没有资金安全隐患。

在柳州日报社全媒体矩阵微信公众号“柳州发布”以《你知道柳州每天有多少人在共享绿色公共自行车吗?》为题报道外地共享单车与本地公共自行车的对比后,不少网友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网友“琪琪爱夏天”说:“真的不需要共享单车来添乱。”网友“鸿雁(紫薇)”说:“小绿的点设置多些,就可以既便利实用,又不存在共享单车难管理的问题。”

针对网友关于增加公共自行车数量及租赁点的建议,记者从市住建委了解到,自2015年我市获评慢行交通试点城市以来,已经进行了两期公共自行车的建设。目前我市已投入使用公共自行车租赁点位265个,投入公共自行车约5800辆,日平均使用数量为1.4万次。2016年实施了公共自行车租赁第三期工程,新增建设完成公共租赁点位76个,增加投入1000辆自行车,这些自行车在近期将投入使用。

在城市文明方面,我市对公共自行车的有序监管远远走在了其他城市的前面;在方便快捷方面,我市的公共自行车也在持续完善中。微信扫码使用自行车的方式很方便,我市的公共自行车租赁也在考虑上线微信扫码系统,到时候市民使用公共自行车就更加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