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住“随意风”扬起“文明帆”

——市区部分小区内建筑垃圾露天堆放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小区内建筑垃圾露天堆放现象较为严重

正值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之际,小区内的建筑垃圾随意堆放问题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从日前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12319热线受理的投诉情况来看,小区内建筑垃圾露天堆放的问题影响居民的生活环境,成了居民心中之痛。

连日来,记者在调查时发现,小区内建筑垃圾露天堆放的问题的确不同程度存在,成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的“盲区”,需引起各方重视。

调查直击:“四大问题”困扰小区环境
——随意堆放、裸露见天、不及时清运、与生活垃圾混堆

5月22日下午,记者走进城中区桂中大道龙城世家小区的西门,迎面而来的是一堆堆积如小山的建筑垃圾。一名装修工人正往垃圾堆里倒建筑垃圾。这堆建筑垃圾没有防尘网覆盖,还混杂着一些生活垃圾。“大家以为是垃圾堆放点,就把生活垃圾倒在那了。”该小区的一些居民说,这些建筑垃圾主要是装修留下的,没有及时清运,所以越积越多,确实影响小区居民的生活环境。

5月23日上午,接到投诉后,记者来到柳北区北雀路恒兴名园小区,在绿树下发现了一个“建筑垃圾长廊”。这些建筑垃圾用袋装着。该小区一名姓杨的居民告诉记者,两个星期前,他就看见了这个“建筑垃圾长廊”,一直未及时清运,成了名副其实的污染带。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小区内建筑垃圾存在如下急需解决的问题:未科学设置堆放点,随意堆放的现象较为严重;未用防尘网覆盖,裸露在外,大风一起“尘”飞扬;未及时清运,堆积如山;一些生活垃圾混在其中,臭气弥漫。

追根究底:解开“问题锁”的钥匙在哪?
——收集清运处置各司其职、保障运输服务、集中开展整治

“根据《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要求,社区和单位要做到卫生状况良好,垃圾日产日清,无暴露垃圾、无卫生死角、环境整洁。”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容管理科有关负责人表示,按照国家住建部的《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居民应当将装修房屋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分别收集,并堆放到指定地点;施工单位应当及时清运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并按照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处置,防止污染环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倾倒、抛撒或堆放建筑垃圾;施工单位未及时清运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造成环境污染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这名负责人说,城管执法部门多次组织城区相关部门对全市小区内建筑垃圾收集、清运和处置不规范的行为进行集中整治,但仍有个别小区不按规定随意堆放、不及时清运建筑垃圾,导致投诉不断。对此,将给予严惩。

这名负责人介绍,我市建筑垃圾实行专业化密闭化运输,成立了建筑垃圾密闭化专业化工程运输协会、物业管理行业协会,小区建筑垃圾由有资质的建筑垃圾运输公司清运。小区建筑垃圾原则上只允许使用现有的两家有密闭化运输资质的新型小型建筑垃圾密闭化运输公司的车辆清运。在清运中,要按规定路线运输建筑垃圾并倾倒在合法的建筑垃圾消纳场。运输公司每天24小时有车,随时保障运输,不坐地起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