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市召开2017年全市农贸市场及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为市民的“米袋子”“菜篮子”创建一个环境良好、放心消费的购物环境。这项民生工程在解决农贸市场及周边环境脏、乱、差等问题上,都有哪些“撒手锏”?记者进行了走访。
整治出“重拳”宣传放“软招”
“农贸市场代表与分管的城区工商分局签订了责任状,是抓得住、干得了的一份承诺。”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市相关部门、约80个农贸市场全部要动起来,全力做好农贸市场及周边环境专项整治,放大农贸市场在衔接产销、引导消费、解决就业和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整治工作将出“重拳”,宣传工作会放“软招”。市创卫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诸如乱摆卖、占道经营、乱搭乱盖等现象是整治的重点。另外,对于市场开办方制度缺失、市场准入把关不严也是要出“重拳”严罚的内容。在宣传方面,农贸市场及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市场主办方要利用通道、楼梯、墙体等区域,张贴宣传内容并定期更新,以加大对经营业主诚信经营、文明经商的宣传力度。
柳北区胜利商贸城农贸市场负责人表示,该市场正围绕“市场主体规范、市场设施规范、市场卫生规范、市场服务规范、商品质量规范、管理行为规范、市场秩序规范、消防安全规范”等八项规范内容,开展全面的整改工作。
榜样来“亮相”失职要“打板”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创城办已下发了7期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督查通报,市创卫办也下发了49份农贸市场创卫督查整改通知书,无一例外均表明农贸市场普遍存在脏、乱、差的现象。作为农贸市场的经营主管单位,市工商部门已着手在每个城区内创建1至2个示范市场,通过示范市场带动其他农贸市场转变。对于那些不作为的部门、环境差的农贸市场要“打板子”:按照《柳州市创建国家文明城市集贸市场专项整治检查评分标准》,对各个集贸市场定期进行督促检查,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予以通报并督促整改,要严格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谁失分、谁负责”责任追究制。
据悉,市委、市政府要求各部门要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各负其责,各司其职,把农贸市场及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做细做深做好。尤其是要按照属地管辖原则,对“过渡市场”存在的隐患问题、突出问题,要加大升级改造力度或分流安置;对“马路市场”要坚决予以取缔,还路于民,做细做实农贸市场及周边环境专项整治这项民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