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阳光城管”

我市成为全国实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试点背后的故事

城管肩章处安放活动式执法记录仪

过去,城管执法在纠章时,常常会遇到执法对象拒不配合、耍赖、甚至暴力抗法的情况,由于没有现场的影音证据,执法队员常常吃了“哑巴亏”,还不被市民群众理解,给执法工作的开展造成困难。如今,城管配备执法记录仪,在执法工作中将执法过程全程摄录下来,提高执法工作的透明度,打造“阳光城管”。近日,记者从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了解到,我市被列入全国实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试点,其背后经历了不少感人、辛酸的故事。

镜头一:10分钟火速送患者到医院救治

4月28日11时30分许,鱼峰区城管队员陈昊骑执法摩托车在巡查到银桐路加油站对面时,一名红衣女子抱着几个月大的孩子焦急地向他求助,孩子出现呼吸困难,希望能帮忙送孩子去市妇幼保健院。陈昊当即让女子坐上摩托车后座,一路开往妇幼保健院。直到将母子送到市妇幼保健院候诊室门口,看到孩子开始接受抢救后才离去。

陈昊随身携带的执法记录仪记录下这一全过程,其到达医院的时间为当天上午11时42分。

镜头二:网传打人事件实则是城管救人

去年7月,有网友在某论坛发帖称,在柳州有城管执法人员暴力执法,殴打夜市摊主。该帖子吸引了数千点击量。记者向城管部门核实得知,现场视频与该论坛发布的内容恰好相反:占道经营者坐在三轮车上,在没有与任何人接触的情况下,突然昏倒,城管迅速上前实施急救,并帮助拨打了120。

该事件为去年7月25日,城中区城管执法人员接到市民举报,在华展华园小区北门处理一起夜市摊点占道经营的案件。执法记录仪显示:在执法人员对中年妇女进行劝阻和解释时,旁边围观的市民中突然传出惊呼,坐在电动三轮车上的男子在周围无人接触的情况下突然昏迷。见状,城管执法人员迅速上前,把男子扶下车,平放在地上按压胸口,进行急救,并拨打120急救电话。后来,该城管打人事件的帖子被删除。

镜头三:暴力抗法还耍赖商贩被行政拘留

今年5月14日16时许,鱼峰区城管执法人员在鱼峰公园正门处置违章占道经营时,遭遇一起暴力抗法事件,造成3名城管队员不同程度受伤,其中执法人员龚城被连续击打头部后当场晕厥。

在此期间,城管人员始终保持克制,没有与当事人发生肢体冲突,但女摊主竟躺在地上大喊:“城管打人了!城管打人了!”岂料,这一过程被城管队员携带的执法记录仪全程记录下来。15日,公安机关依据执法记录仪信息,对该涉事女商贩依法行政拘留10日。

记录执法全过程
构建“阳光城管”

近年来,城管在执法过程中遭遇当事人拒不配合、谩骂以及围观群众起哄的情况逐渐减少,这得益于执法记录仪真实还原现场。据了解,从2015年开始,我市执法人员统一配备执法记录仪,对城管执法过程实时监控并记录,一方面规范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另一方面便于对阻碍执法的行为取证。这在全区是第一个实现执法全过程记录的城市。

6月7日,记者从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得知,我市成为城管领域执法工作推进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全国试点城市,这是一项“依靠科技规范执法行为、提升城管执法效能”的重要举措。

市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自治区住建厅《关于在城市管理领域执法工作中开展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试点的通知》,确定我市作为该项工作的全国试点城市。试点城市将在市本级及所辖各城区城市管理部门全面开展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工作,并指导所辖各县城市管理部门逐步全面开展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工作。

该负责人表示,该项工作要求对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两类行政执法行为进行记录并归档,实现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重点对调查取证、证据保全、听证、行政强制、送达等容易引发争议的行政执法过程进行音像记录;对直接涉及生命健康、重点财产权益的现场执法活动和执法场所进行全过程音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