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南环路中段南环小区北侧山边约六百平方米的违法建筑,近日被鱼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依法强制拆除。
8月我市高温不断,进入9月后更是“秋老虎”发威。“飓风行动”趁热打铁,仅8月城中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组织的7次大型清理拆除行动,就以雷霆之势拆除环江滨水大道沿线可视范围内的违法建筑近90000平方米。拆违行动硕果累累,离不开执法人员辛勤的劳动。
烈日当空,记者带领读者感受一下来自执法现场“炙热”的工作热情和他们朴实的战斗装备——
热血执法,不畏骄阳为万全
8月29日,记者前往环江滨水大道上茅洲屯拆违现场。茅洲屯作为市重点工程环江滨水大道的项目用地,可观的补偿款引来部分村民抢占空地,私建违法建筑。执法部门工作人员8时准时到达现场,进行临时断水断电,指挥勾机进场,安排工人帮助当事人搬走违建内的物品。
施工现场往往少有阴凉处,烈日灼人,空气中弥漫着热气。负责现场指挥勾机的队员杨云,在拆违的最前线,汗水浸透他的制服,前胸后背都是大片汗渍,一缕缕湿发混着尘土滴着汗,脸热得通红。杨云告诉记者“好多违法建筑都紧贴着村民的有证房,为保证施工万无一失,一定要在勾机旁边盯着,确保能随时提醒勾机司机。”
正午时分,杨云的工作才告一段落。他回到了执法车上,这是他当天工作期间第一次享受到阴凉。记者见他没有去吃饭,便上前提醒。杨云手拿矿泉水瓶,将瓶里剩余的水一口喝净,面带微笑地说:“太热了,一点食欲都没有,喝点水缓解一下就行了。我在车上休息会儿,下午还得抓紧时间完成进度。”
“装备”齐现,朴实之中显神威
拆违现场不时会出现围观群众,为了保证施工安全,避免群众误闯,施工范围都拉起了警戒线。林哲祥是负责进出拆违现场路口警戒的工作人员,他和同事们一样,暴露在骄阳下,接受着“烤”验。记者见他戴着时下流行的防晒冰袖,便上去与他交谈。
“在一线的城管队员中,这是最流行的防晒‘装备’,不过它并非名副其实,防晒还行,却不冰。”林哲祥说,“太阳太毒了,拆违期间我们几乎都是整天参与户外工作,手臂都晒到脱皮。气温高,戴着这个防晒袖其实非常热,但至少能遮挡紫外线,手臂不会脱皮。”林哲祥说着便扯起衣袖,露出了明显的晒伤痕迹。
毛巾、防晒袖、矿泉水,这几乎是拆违现场人手一套的“战斗装备”。拆除违建、维护现场、巡查市容,这些工作每天都要持续8小时以上。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大多表示,对于这样的工作强度大家都早已习惯,每天最大的幸福就是回家后赶紧洗个热水澡。
“8月我们的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参与执法的我们非常自豪。到了9月底,环江滨水大道沿线可视范围内的违建将会被全部拆除。”面对高温,面对艰巨的拆违任务,城中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