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拍摄信息实时回传监控中心
施工作业、渣土运输产生扬尘,当事人已离开现场;住宅区有人涉嫌违法建设,城管入户调查遇“铁将军”把门;路面乱摆卖反复存在……这些城管执法遇到的难题,将通过“无人机+电子眼”科技化执法技术迎刃而解。22日,记者从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了解到,近日,我市城管执法无人机在技术上有了新突破,实现了执法取证数据远程实时传输回城管支队无人机指挥中心,城管部门可以足不出户掌握城市管理各类违法(章)查处情况、城市高空巡查等动态,同时,也使得无人机“非现场执法”成为可能。
当天上午,记者在市城管执法支队看到,两个大屏幕分别显示两台无人机在监控工地、小区公共区域及道路车辆停放等信息的画面,对于涉嫌违法(章)的问题,通过无人机摄录以及沿路设置的探头视频取证,为城管“非现场执法”提供有力证据链。
据介绍,去年7月,我市城管部门成立全区首支利用无人机服务城市管理的专业队伍——柳州城管支队无人机大队,开启了城市管理高空巡查、信息采集、协同作战等工作。该大队现有飞控手6名、无人机控制系统2套。队员考取了无人机AOPA证,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在道路扬尘治理、交通管理、市容市貌整治、“飓风行动”违建拆除等城市管理领域已崭露头角。
截至目前,该大队利用无人机执法起降总次数达468架次,总航行时间达49小时27分,飞行总里程达24.04万米,采集飞行数据500G,发现各类违法违规案件494起。无人机安全飞行零事故。
记者采访获悉,与道路监控设备相同,水上执法实现科技化全天候、全覆盖监控各类违法行为。市水上综合执法支队公布位于白露大桥、双冲大桥、壶西大桥等柳江河道市区河段的29个监控取证点,形成事前、事中及事后水上综合执法长效管理机制。至此,我市城管部门在全区率先实现水上、路面及空中“水陆空”一体科技化执法全覆盖。下一步,城管部门还将邀请市民现场参观、体验科技化执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