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巡查
执法检查
建筑垃圾“变废为宝”
监控平台
柳州享有“汽车城”“山清水秀地干净”等美誉。而现代化都市建设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产生大量渣土、砖石等建筑垃圾,进行传统的填埋处理方式不光占用城市空间,还浪费了可利用的资源,于是,敢为人先的柳州人以“全国建筑垃圾治理试点城市”的金字招牌为切入点,打出“制度保障、落实责任、部门联动、智能监管、产品研发、设备制造”等一系列组合拳,在全区范围启动首个建筑垃圾“变废为宝”项目,并逐步推广形成上下游产业链,把“治理”转化为“产能”,走出绿色发展“柳州模式”。
量身订制:形成治理建筑垃圾“柳州模式”
如何资源化合理利用建筑垃圾已成为城市发展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问题。今年4月,全国35个城市(区)开展建筑垃圾治理试点工作,柳州作为试点城市之一,是如何切实开展此项工作的?
据了解,市政府明确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市容管理局)牵头起草试点方案。经过多次听取专家意见、补充完善等程序,量身订制的《柳州市建筑垃圾治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出炉。
深入开展建筑垃圾治理,制度是保障,把“治理”转化为“产能”乃是创新。市城管执法局负责人表示,结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路,《方案》主要任务覆盖加强规划引导、开展存量治理、加快设施建设、推动资源化利用、建立长效机制和完善相关制度等六个方面。在现有建筑垃圾处理体系的基础上,运用服务、监管、执法、考核等手段,逐步建立和完善建筑垃圾专项运输、专项处理利用体系,加强源头分类、控源减量,配置托底保障设施,实现建筑垃圾从源头到处置的全过程管控,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此外,以柳州本地钢铁、汽车、工程机械等行业优势,推动形成“柳产”智能新能源渣土运输车、建筑垃圾资源化循环化利用等产品研发、设备制造,推广应用上下游产业链,逐步将业务覆盖市内、区内市场,并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
绿色账单:“变废为宝”预期效益可观
近日,在城中区静兰片区沈家田——全区首个移动式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基地,“柳产”的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移动破碎筛分机等设备每小时“吃掉”150吨至200吨的建筑垃圾,生产出的粗、中、细三类骨料用于建筑领域。工作人员忙碌工作中,手上拿着一沓骨料采购订单。
据介绍,建筑垃圾经过加工转化为各类建筑材料,完全可以应用于工程建设,实现“变废为宝”。建筑垃圾资源化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可用于房屋、道路、园林、市政设施、公共设施建设。那么,建筑垃圾资源化合理利用能产生多大的经济效益?笔者就此采访了我市移动式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相关负责人。
问:1吨建筑垃圾可生产多少骨料,可产生多少经济效益?我市每年大概产生多少拆房等建筑垃圾可利用?
答:建筑垃圾生产为骨料的转化率可达85%,1吨的建筑垃圾可产生0.85吨的再生骨料、0.01吨废钢,其余为其他垃圾。再生骨料的销售价格约为天然砂石材料售价的60%左右,能够有效降低40%以上的建筑成本,在成本上占有很大优势,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标准约为30元/吨。据规划部门统计,2017年我市产生的拆房建筑垃圾约为176.37万立方米,以1.6吨每立方米计算,约为282万吨。如果此类建筑垃圾完全资源化利用,可产生约8460万元的经济效益。
此外,利用再生骨料可生产强度为C30(混凝土抗压强度)以下的再生混凝土、再生环保透水砖和砌块、再生干混砂浆,其再生产品不仅能够满足强度要求,而且透水性较好,具有较高的性价比优势。
问: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需要投入多少?可带来多少“柳产”设备产能?
答:一套移动式破碎筛分机的费用大概在600多万元,移动式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正常运行需要8名工人,包括1名设备操作工、1名设备维修工、2名挖掘机司机、2名装载机司机和2名捡拾工,分工合作;场地大约需要30亩,用于建筑垃圾和再生骨料的存储和生产空间。现场生产需要的设备有移动破碎机1台、移动筛分机1台、挖掘机2台、装载机2台、推土机1台等,皆为柳工自产。若是将移动式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进行推广运用,每套可增加柳工机械设备销量7台。
智能监管:建筑垃圾去向实时定位 成品上网交易
如何确保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的原料来源稳定、企业长期稳定运营?市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市城管联合住建、发改、工信、财政、国土、审批等部门,正在研究探索搭建建筑垃圾监管及资源化利用信息化平台,逐步推进建筑垃圾监管及资源化利用信息化建设,依托“智慧城管”信息化平台,进一步完善我市渣土运输车在线监管系统功能,依法推动在主城区范围内作业的渣土运输车上安装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模块、视频监控模块,通过“互联网+ 车联网综合应用”实现渣土运输车定位信息与管理信息的有效结合。同时,引入施工工地、消纳场出入口监控信息,形成建筑垃圾运输车辆从施工工地到建筑垃圾消纳场的闭环管理。
另外,探索建设我市建筑垃圾监管及资源化利用信息平台,逐步实现城市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建筑垃圾减量化、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管理,为区域内土方挖填平衡、供给交换、资源利用等提供信息化平台。
前景大好: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逐步形成产业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拉动企业产能、带动就业,柳州人更放眼于将其产业化发展。据了解,市城管执法局牵头组织相关部门,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建筑垃圾源头减量,促进建筑垃圾就近利用,促进工地和项目业主的垃圾自行消化处理,提高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和资源集约节约,积极推进我市建筑垃圾循环利用项目(一期)、静脉产业园建筑垃圾处理项目前期工作,推动各城区建筑垃圾循环化利用项目布局规划。
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引导促进更多社会资本依法依规参与或独立建设、运营我市建筑垃圾处理现有项目及后续项目,进一步推进智能新能源渣土运输车辆产业化发展、建筑垃圾循环利用设备产业化发展,以及建筑垃圾循环化利用产业化发展。
制度保障、责任落实、科技动力、创新发展……柳州市建筑垃圾治理将运用新思路、新举措、新模式,与时俱进、不断优化,让老百姓真真切切享受到市容环境嬗变带来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