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罐“定时炸弹”被查获

各城区清查无证燃气经营点

黑气罐被查处

装满液化气的气罐,如存放、管理不当,无异于“定时炸弹”。近日,位于柳北区鹧鸪江村二队的一间民房内,在没有办理任何审批手续的情况下,存放着60多个装满液化气的气罐,执法人员依法将其暂扣。另外,鱼峰区城管执法人员对辖区内89处燃气站点进行了摸底排查,共发现无证燃气经营点8处。据了解,今年以来,各城区按属地化管理原则查处无证燃气经营点。

联合执法暂扣63罐“黑气罐”

9月1日上午9点多,城管执法人员接到群众举报称,鹧鸪江村二队一个供气站涉嫌无证存放装满液化气的气罐。

城管执法人员进村后,经多方查找,才找到该供气站,然而却大门紧闭。执法人员拨打贴在门上的联系电话,就群众举报的内容向对方求证,同时要求其予以配合查处。但对方却矢口否认房屋内存有液化气罐,后来又说“没空”。

上午10点半,在接到情况通报后赶来的柳北公安分局和长塘镇政府工作人员的见证下,执法人员将门打开后看到,房内存放着一大片排放得密密麻麻装满液化气的气罐。执法人员将气罐搬出屋外,经清点共计63罐。

这时,当事人终于现身。然而,当执法人员询问,其是否办有经营或存放危险品的相关审批手续时,当事人称“正在办理中”。因当事人始终未能出示相关手续,为消除安全隐患,执法人员请来专业人员和车辆,将该处来源不明的“黑气罐”依法进行暂扣妥善放置,以便做出进一步处理。

排查89处燃气站点8家无证

无独有偶,连日来,鱼峰区城管执法局对辖区内燃气经营户进行了全面的摸底排查工作。

据了解,这次排查燃气站点行动事前不通知、不定时,采取“明察暗访”的方式进行。先有社区工作人员对区域内的燃气站点进行走访“暗查”,将了解到的初步情况统计制表报送至区城管执法局。城管执法人员根据社区报送的地址、经营者姓名、联系电话等基本材料,再次进行上门进行“明察”。此次排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共对鱼峰辖区内的89处燃气站点进行了摸底排查,共发现无证燃气经营点8处,证照过期、申请中、年审中5家,共下发《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13份。执法人员表示,下一步将依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燃气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对未取得燃气经营许可从事燃气经营活动的经营点,没收违法物品,并对经营站点可处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燃气安全涉及千家万户。记者从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了解到,今年以来,各城区按属地化管理原则,由城管、公安、街道等部门“联署办公”查处无证燃气经营点。在警方配合下,全市将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体要求,在市区范围内开展清查无证燃气经营点的专项整治行动,彻查并陆续清除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