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智能环保渣土车将全面启用

市渣土协会13家成员单位制定行业自律措施

从明年1月1日起,全市老旧的渣土车将退出主城区,全面启用新型智能环保渣土车。近日,晚报报道全市开展的“以克论净,深度清洁”活动实施方案,引起广泛关注。记者从市市容管理局了解到,我市城市管理创新的“行业自律+执法严管”模式,充分体现了“政企”共担责打造“绿色经济”,将从源头上减少尘土污染环境现象,为老百姓打造干净美丽的城市。

自律:严禁渣土运输车带泥上道路

还有18、17、16天……全市“新老”渣土车交替进入倒计时。连日来,柳州市渣土密闭专业化工程运输协会(以下称:市渣土协会)13家成员单位,为配合并参与城市管理工作,从源头治理建筑工地渣土运输撒漏及扬尘等突出问题 、改善市区范围内大气环境质量,制定了一套行业自律措施。

市渣土协会会长靳建国表示,他们也是城市的一员,应该为优化城市环境尽力。首先,协会要求会员单位管理好自有的在建施工工地,要求所有车辆必须做到密闭管理,运营手续齐全,车辆号牌清晰,装载不得超出车辆挡板,严禁超载 、撒漏 、车轮带泥上路。

渣土运输单位必须对施工现场建筑渣土的清运负责,必须按规定运输和倾倒建筑垃圾。由运输单位对未经核准的运输车辆“野马车”进行举报,如不举报所造成的影响由该工地的运输单位负责。对于工地出口,应做到严禁任何未达到密闭化运输管理要求的车辆驶出工地。车辆在各建筑工地施工现场进行相关作业中,要严格执法执行住建部门相关要求,落实工地整治 、道路硬化 、冲洗地沟或平台 、土方覆盖等防尘 、降噪措施,做好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和扬尘防治工作。

渣土运输加强联动管理,实行源头追溯 、倒查追究 、责任连带制度。严禁乱倒渣土,对许可确认的渣土消纳场要有专人进行现场管理,出入口必须感化和配置冲洗设备,禁止运输车辆带泥上路。

严管:从工地口至倒土点加强监管

记者采访得知,市密闭办与市渣土协会“无缝对接”,以“行业自律+执法严管”模式助市容环境嬗变。近日,市交警 、交通综合执法等部门正在研究划定渣土车运营的“主城区”范围,如果说这是城市管理“疏”的措施,那么“堵”的标准将更严格。

据了解,我市建立了“三车”的黑名单制度,将施工工地 、运输企业 、运输车辆的违法违规行为列入黑名单;积极开展联合整治行动,在施工工地周边道路安排了固定值守岗点,加强运输线路的巡查管控;建立建筑垃圾密闭化运输车辆和运输公司的量化考核机制,视情况取消公司的建筑垃圾准运资质。

市城管委办公室对住建 、交通 、环保 、交警 、国土 、城管进行明确的细化 、量化分工,要求各城区(含新区)成立联合执法小组集中整治“三车”及农用车,严管重罚车辆扬尘撒漏 、车轮带泥等违法行为。另外,城管等部门将“常态整治”和“突击整治”相结合,开启“夜间执法”模式,加强运输路线的巡逻管控,提高路面执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减少和消除死角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