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握拳”促“靓”变 “五大城管”催“质”变

——从百姓评说龙城为“最有宜居感城市”看我市城市治理的创新

城市治理创新换来蓝天白云。

前言

来自市环保部门的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11月,市区空气质量达到优良级别的天数为296天,优良率88.9%。较去年同期,优良天数增加了22天,优良率上升6.6个百分点……湛蓝天空白云飘的背后是我市城市治理的理念创新、机制创新、实践创新等一揽子创新,是我市以“五大城管”(“法治城管”“智慧城管”“阳光城管”“文明城管”“民生城管”)为圆心,精心绘制“生态宜居现代城市圆”的责任担当和主动作为。

龙城环境怎么样,百姓心中有杆秤。“柳州的天,白云飘飘;柳州的地,干净无暇;柳州的山,俊美清秀;柳州的水,一泓碧波;柳州的绿,碧艳青翠……柳州最有宜居感,生活在这座有温度的城市里,百姓最有获得感、最有幸福感!”百姓的赞声载道,给广大城市治理者添加了继续前进的动力。

【实践关键词】:法定程序  权力清单  责任清单

“法治城管”力在依法治市

——法治之手扫除城市“脏乱差”

依法治市从宣传法律开始 

法律宣传是“法治城管”建设的重要内容

细读我市城市治理这篇精彩文章,“依法”是其中的高频词。

“依法才有治理底气,依法才有震慑力,依法才能把邪气压住,依法才能守护美好家园。”谈起依法治市,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一位负责人表示,通过建设“法治城管”依法执法,通过依法治市引导百姓知法、守法、尊法、敬畏法律,城市才在“法”的治理下呈现出了可持续的外在美和内在美。

这位负责人说,“法治城管”主要突出依法办案、依法治市,引导市民守法,扎实推进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行“一支队伍管执法”。今年以来,城管部门依法整治主次干道、小街小巷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马路市场(夜市)占道经营、“三车”(渣土运输车、散装运料车、预拌混凝运输车)、违规户外广告和门牌、柳江市区河段水域环境以及严打“两违”“风暴行动”等,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直属大队更名为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市水上综合执法大队更名为市水上综合执法支队。

看今日依法治市带来的新效果:许多违法建筑被斩草除根了、许多占道摆卖被清除了、许多露天烧烤点被取缔了……

看今日依法治市产生的新变化:尘土飞扬的现象销声匿迹了、“车窗抛物”行为得到遏制了、“僵尸车”违规占道日趋减少、户外广告设置更规范了……

看今日依法治市衍生的新面貌:城市主要道路和繁华地段、城乡接合部、集贸市场、景区、公园周边市容环境都发生了“靓”变。

这位负责人介绍,在依法治市中,我市打造了“三大平台”,即推进我市行政执法监督一体化平台建设、建立运行建筑垃圾运输查处管理平台、建立生活垃圾收费管理平台。

“在建设法治城管中,城管部门依法建立城市管理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按法定程序审核确认、优化权力运行流程。”这位负责人说,在城管系统内严格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实践关键词】:大数据  “互联网+”  数字化

“智慧城管”重在科技使力

——智慧之眼解决城市“细问题”

智慧城管”推动城市治理精细化

我市推进“智慧城管”建设,把大数据思维运用到城市治理的精细化、品质化中,让“互联网+”成为城市治理的“推进器”,通过智慧之眼解决城市的“细枝末节”问题,让城市每个角落都干净、有序、美丽起来。

“‘智慧城管’主要以科技之力打造‘数字城管’升级版。”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把2005年以来的所有城市管理案件录入城市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全部开展网上办案、网上监督、网上考评,让“关系案”“人情案”无缝可钻。

这名负责人说,依托科技手段,健全以数字化城市管理为轴心的覆盖全柳州的“大城管”格局,实现了城市管理的网格化、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分工明确、责任到位、沟通快捷、反应快速、运转高效、处置及时,有效提升了城市管理效能。处置路面开挖、井盖缺失破损、立杆倾斜倒覆、线缆断开垂掉、地下管道堵塞外涌、车辆撒漏带泥污染城市道路等重点难点问题,效率提高了几倍甚至十几倍。有效助推了散体物料运输车密闭运输、老式建筑垃圾车升级换代,主城区建筑工地全部使用新型智能环保渣土车。全市已有20%左右的烧烤摊点更换新型无烟烧烤设备。

“智慧城管”带动的精细化治理呈现出了“五大新”:实现城市管理新规范、城市面貌新改善、城市品位新提升、行为习惯新养成、城市文明新常态。

【实践关键词】:“探照灯”  “摄像头”  “明白账”

“阳光城管”明在权力运行

——阳光之亮照射治理“隐蔽处”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阳光城管”就是要让城市治理在“探照灯”和“摄像头”下运行,真正“阳光”起来;就是要让公开城市管理系统的信息,一本城市治理的“明白账”呈现在阳光下、百姓的眼皮下。从目前来看,推进“阳光城管”实现了阳光执法统一平台、执法办案统一流程、法律文书统一规范、办案审批统一制度、人员效能统一监督的“五个统一”,城市治理的权力真正晒在了阳光下。

这位负责人说,在推进“阳光城管”中,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把“公开”作为关键词,不断进行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以公开促落实,以公开促规范,以公开促服务。公开内容覆盖权力运行全流程,让群众看得到、听得懂、能监督,从而营造了全民参与城市治理的良好氛围。

【实践关键词】:严格  公正  公开

“文明城管”终在自觉行动

——文明之行促使戴正“大盖帽”

城管队员向市民发放“法治城管”宣传资料

这位负责人说,该局举办“道德讲堂”,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说自己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不断提升城管执法人的文明和道德素养,让文明执法成为城管人员的自觉行动,确保“大盖帽”不戴歪。

在执法中服务,在服务中执法。如今,做个“文明城管人”已成了一种风气:扶起路上摔倒的行人、送迷路的老人回家、帮走散的孩子找父母……

这样爱管“闲事”、爱帮他人的“爱心城管队员”如雨后春笋般,越来越多。群众授予的锦旗、送来的感谢信充分表明了广大“城管人”的文明执法、执法文明。

“城管人员人性化执法,每次依法强制拆除违法建筑时,都主动帮当事人把物品搬离安置好。”这名负责人说,广大“城管人”带头文明执法、在执法中宣传文明是一种良好养成。

【实践关键词】:人性化  服务型  解民忧

“民生城管”落在以民为本

——民生之心写好为民“服务体”

“民生城管”重在执法为民

“民生城管”主要以民为本,打造服务型城管。

“设置了流动摊点临时疏导试点,以‘疏’实现对‘乱’的长效管理。”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一位负责人说,各城区因地制宜在C级、D级道路及背街小巷免费设置临时便民摊点、季节性果蔬摊点和农民季节性果蔬自产自销区,用于安置生活困难家庭和下岗失业人员,实行定时定点摆放、规范经营,摊点经营者应当按照规定地点、时限有序经营。

在开展市容市貌整治“回头看”百日行动中,各城区(含新区)合理选择了不影响交通及市容环境的三、四级道路,经城区政府(管委会)批准后设置了临时摆卖摊区。临时便民疏导点分为修(配)锁、修自行车、修鞋、擦鞋、缝纫、磨刀、手机贴膜等;排档小吃类(早餐、夜市);熟食、炒货类(包括卤制品等);小百货、花卉类;水果、蔬菜类(包括季节性瓜果)等,解决“买难”和“卖难”的问题。

今年,我市还新建和改建了一批公共厕所,缓解百姓“如厕难”问题;推行城市生活垃圾收费网上缴费试点,综合运用微信、支付宝等便利群众的收费形式,方便市民缴费……广大“城管人”以民生之心写实写好为民的“服务体”。

据来自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统计,今年以来,城管部门处理了一批有关违法建设、占道经营、砍树、道路开挖、养鸡等各类城市管理方面的投诉,群众投诉受理率、办结率、回复率全部达到了100%,为百姓排了忧解了难。

后记

法治是引领,智慧是支撑,阳光是透明,文明是标准,民生是兜底。我市依托“五大城管”把城市的“美”字写得既漂亮又饱满,宜居宜业宜人的生态市正向我们走来,整个城市呈现了“五多五少”的新变化:垃圾丢进桶的文明行为多了,“随手丢”现象少了;市容环境靓丽多了,杂乱无章现象少了;执法规范的现象多了,不文明执法的现象少了;群众支持城市管理的多了,“不关我事”的现象少了;正能量气场足了,歪风邪气的少了。

“在推进‘文明城管’建设中,重点抓文明执法、执法文明、人性化执法、执法人性化。”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一位负责人说,给每名城管人员配备执法记录仪,配备执法巡逻摩托车,促使文明执法、执法文明。主动“沉下去”,接受百姓的监督,听取百姓对执法文明、文明执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