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车辆因撒漏、车轮带泥产生扬尘污染道路,市民对此投诉不断。近年来,相关部门大力整治道路扬尘,从工地、矿场等源头开始至建筑垃圾消纳场,执法部门对撒漏、扬尘现象的源头、运输及终端等环节进行齐抓共管。昨天,记者从市市容管理局了解到,今年成立住建、交警、城管、环保及国土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小组,重拳治理城市扬尘,让柳州的天更蓝。
司机违规运输单位连带受罚
近日,在白沙路柳北区司法大楼附近的工地,数辆渣土车车轮带泥上路,绵延数十米。柳北区城管执法人员介绍,一些司机贪图省事,出工地时没有按规定清洗车轮。工地方面为了省下人工费和水费,对此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没有加强监督和落实。
执法人员按照有关法规,对该工地处以300元罚款,同时责令工地负责人请来大型水车强力冲洗,经过近半个小时冲洗,路面才恢复整洁。
无独有偶,近日,在航北路民鑫小区前路段,柳南区城管执法人员发现,一辆渣土车未按规定运输路线行驶,与许可证核准的路线相差仅200米左右的距离。
执法人员表示,依据《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处置建筑垃圾的单位在运输建筑垃圾时,不得超出核准范围承运建筑垃圾。柳南区城管执法局依法对韦先生所在的运输公司作出3万元的行政处罚,公司相关人员已通过银行缴纳了罚款。
此外,市密闭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柳州市加强“三车”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规定,特别注意是“3次”5次”的上限:凡发现建筑垃圾密闭化运输公司的车辆违反建筑垃圾密闭化运输管理规定、被立案查处5次的,运输公司或运输公司负责承运的施工工地违反建筑垃圾密闭化运输管理规定被立案查处3次的,将取消该公司在我市的建筑垃圾密闭化运输营运资质。
设备+管理”净化建筑垃圾运输
记者采访了解到,从去年开始,各建筑垃圾运输企业陆续按要求引进智能环保渣土运输车,其安装车载设备的车辆从工地、运输途中,到建筑垃圾处置点,出现超速、不按线路行驶等违规情况,立即报警并通过语音喊话,不听劝阻的采取“锁车”手段,车辆无法行驶。另外,对违法(章)的运输车辆进行事前、事中、事后跟踪,辅助执法部门查处案件。
但是,仍有一些司机及工地对环保运输车辆、车辆冲洗设备“设而不用”,渣土车“多拉快跑”的情况时有发生。对此,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协调住建、交警、城管、环保及国土等部门“联署办公”,成立扬尘治理专项小组,将从建筑物料运输的源头开始至目的地,严管重罚违法、违规运输的行为,并根据路段污染情况,采取定期不定时的方式,做到“随脏随洗”,确保路面见原色。
市市容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治理城市扬尘将从各环节入手,加强工地建筑垃圾监管、督促企业升级管理、引导司机规范运输、加快规划建设建筑垃圾消纳场等,重拳治理城市扬尘,让柳州市容环境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