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合一”创新社会管理“架设桥梁”及时解决民忧

鱼峰区整合多方资源,以数字化城市管理推进信息化社会管理

今年2月,鱼峰区多部门查处违规餐饮店

有居民常到菜市场里捡拾丢弃的物品堆放在家中,造成周围环境恶臭难闻;还有涉嫌“无证”经营的餐饮店影响居民正常生活,等等。类似的社会管理“疑难杂症”,涉及街道、公安、城管、食药监管等多部门,如何及时有效地解决民众诉求?近年来,鱼峰区整合网格化信息指挥中心、城市管理信息中心、创新办三个部门,成立鱼峰区网格化社会管理办公室,整合多部门资源,给部门与部门间的联动、部门与群众间的互动架设好桥梁,全方位助力“五美五好”柳州建设。

多部门“把脉”餐饮店终于解决“老大难”

今年2月15日,鱼峰区网格化社会管理办公室接到12345、12319热线转办投诉称,永意美食城内的餐饮经营户涉嫌无证经营,并且严重干扰到小区5栋、6栋居民的正常生活。鱼峰区社会管理办协调食药监管、住建、环保等部门人员介入调查发现,该餐饮店涉及违法建筑,面积达2266.3平方米,目前已拆除部门违建。

另外,因该区域餐饮经营户未取得工商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2月16日,鱼峰区食药监管局执法人员对用于违法经营的工具、设备、食品等物品进行查封、扣押。

为了避免重复执法,鱼峰区社会管理办公室协调城管、工商、食药监管、公安联合执法。各部门统一行动,对该餐饮店违法建筑进行拆除;对其无证照经营户查封场地、没收工具,并对其涉及违反环保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依法查处。

最终,鱼峰区社会管理办通过整合多部门资源,并精细化“把脉”,依法查处该餐饮店扰民的问题,及时有效地解决了居民反映的“老大难”问题。

记者采访了解到,近年来,鱼峰区进一步加强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加强城区网格化社会服务信息管理。去年3月份,实现“三网合一”,成立鱼峰区网格化社会管理办公室,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管理,包含了三个部门的全部职能,并增加12345政府热线事项办理职能,还设立数字城管信息平台受理员、网格化信息平台受理员和政府热线平台受理员、信息化项目建设及管理、社会管理创新、部门内务管理等岗位,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和具体要求,确保部门工作有序、高效运转。

“小网并大网”创新推进社会管理

清官难断家务事,邻里间产生矛盾,往往需要多方更细致地做工作。

今年2月份,有居民通过12345、12319热线等渠道反映,家住箭盘新村7栋的居民严女士个人卫生很差,常到菜市场里捡拾废弃的东西堆放在家中,造成周围环境恶臭难闻,其堆放在家中的杂物曾引发过火灾,给周边居民生活造成极大的困扰。

鱼峰区社会管理办公室通过案件分析,协调街道办、公安、城管、环卫等部门联合处置,对该住户堆放在屋外的杂物多次进行清理。刚开始,严女士不理解工作人员的做法,再三刁难并阻碍工作人员清理物品。经过多方耐心解释沟通、宣传教育,该住户乱堆放的物品越来越少,居民对此问题的投诉也渐渐“消声”。

记者采访得知,鱼峰区把数字城管的“小网”纳入社会管理这张“大网”,搭建规划建设、服务管理等平台,给部门与部门间的联动、部门与群众间的互动架设好桥梁。此外,鱼峰区345名网格员统一配发了“社管通”手持终端,通过“社管通”信息系统的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手机终端技术、网络技术等技术,建立以门牌地址信息采集、人口基础信息采集、社会矛盾信息采集等为目标的即时、高效的信息釆集系统,实现了社会管理与服务信息的及时采集和报送。

据了解,截至去年11月,鱼峰区城市管理信息中心共应结案数为50644件,结案数50035件,结案率达98.3%,按期结案率达99.7%。各类案件在城区城管、环卫、绿化、住建、街道办等各处置单位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均能及时、保质地办结案件。

今年我市将搭建“互联网+”数字城管大平台,推广鱼峰区社会管理高位监督模式,推进应急、非应急指挥平台整合,建立联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