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实干+创新”让鱼峰区在城市管理中有了新收获:日前,鱼峰区政府荣获我市2015年度“金壶杯”竞赛活动特等奖。
这是城市管理的新沉淀。探究鱼峰区政府荣获这个特等奖的背后,“特”字“组合模式”能复制、可推广,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
这是城市管理的新起点。鱼峰区正乘势而上,把城市管理推向更高层次,实现城市品质的新提升。
鱼峰区是个文明和谐的家园
突出“特殊点”,抓住“牛鼻子”——这“点”不局限于点,更聚焦在面
“城市管理中的‘特殊点’就是百姓的关注点,就是要破解的难点,就是时下各方对准的焦点!”鱼峰区政府有关负责人说,突出城市管理中的这些“特殊点”,就相当于抓住了城市管理的“牛鼻子”,就相当于切中了城市管理的“要害”。在这些理念的指导下,鱼峰区政府组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等部门联合重点开展了“十大专项行动”,打响了城市管理一个个由点扩面的攻坚战,达到了“十个确保”之效。如今的“美丽鱼峰”,更加璀璨夺目。
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治理百姓反映强烈的乱摆乱卖、跨槛经营、占道加工、乱堆放、乱吊挂等影响市容环境的问题,努力实现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百日大会战”提出的“道路分黑白、黄土不见天、栅栏现本色、花木露真容”的目标。
开展露天烧烤整治专项行动,重点治理沿街门店室外烧烤和流动烧烤,消除露天烧烤的各种隐患,确保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开展主次干道、小街小巷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整治专项行动,确保辖区每个角落都干净整洁。
开展扬尘治理专项行动,整治“三车”(渣土运输车、散装运料车、预拌混凝运输车)滴撒漏,确保辖区“地干净”。
开展违规户外广告和门牌整治专项行动,确保户外广告和门店招牌设置达到景观化、规范化,提升城市品位。
开展严打“两违”专项行动,扫除“两违”的歪风,重塑规划秩序,确保“两违”实现“零增长”。
开展车窗抛物查处专项行动,纠正不文明的陋习,确保环境干净整洁。
开展“以克论净深度清洁”专项行动,确保城市管理精细化。
开展私装地锁清理专项行动,治理辖区部分城市道路公共区域非法设置地锁霸占停车位、部分老旧小区居民私装地锁等问题,确保公共利益得到有效维护。
开展“马路拉链”整治专项行动,严查乱开挖、无证开挖等行为,确保城市规划的可持续性。
严治“三车”,确保“地干净”
开出“特效药”,治疗“城市病”——这“药”不仅力在治标,还重在治本
对一些久治难愈的“城市病”,鱼峰区政府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市委、市政府对城市管理提出的新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开出“特效药”,对症下药,注重从治标和治本方面下功夫,有的“城市病”得到有效治愈,有的“城市病”得到了有效缓解,有的“城市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在整治市容市貌时,鱼峰区政府组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等部门采取重点路段重点巡查、重点区域重点监控、重点问题重点治理的“重点工作法”,实现了整治一批、规范一批的明显成效。经过专项整治,鱼峰区占道的现象少了、运输车辆滴撒漏的现象少了、户外广告和门店招牌乱挂的现象少了……在清理卫生死角时,鱼峰区政府组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等部门重点对“城中村”、江河沟渠两岸、城乡结合部、城区与城区的交接地带及“三无”小区等区域的卫生死角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对辖区内的主要街道、交通护栏、桥梁、人行天桥、道路路沿石进行了彻底清洗,对辖区一、二、三级路面实行每天24小时的清扫保洁,做到覆盖不留空白、全清理不留死角、全整治不留空隙。
在大力开展交通秩序综合整治时,鱼峰区政府组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等部门采取定点监控和机动巡查相结合的办法,重点对迎宾路口、莲花客运站周边、鱼峰公园后门至乐群路口、九头山路、白云路与燎原路交叉路口等的乱停乱放、摆车揽客、非法营运的小客车、乱摆乱卖机动车进行专项整治,做到了严源头、严过程、严结果、严处罚,取得了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共享得到的实效。
在整治光明路马路市场及太平西街、鱼峰公园周边等问题时,鱼峰区政府组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等部门成立了综合执法队,做到领导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开展市容卫生“门前三包”责任制示范街建设活动。在光明路及鱼峰山旁设置交通隔离栏及在光明路、太平西街及鱼峰公园周边摆放“禁止摆卖”的告示牌,给占道经营者以警示,从源头上遏制占道经营行为的发生。通过清理整治,光明路、太平西街及鱼峰公园周边的市容市貌有了明显改观,还该路段居民一个整洁、有序、健康的生活环境。
在治疗“城市病”的过程中,鱼峰区政府实现了城市管理的“五个转向”即从重点变化转向全面变化、从明显变化转向彻底变化、从突击式转向经常性、从运动式转向规范化、由单项突破转向整体推进。
拆除违规户外广告牌
拓出“特色路”,造就“高大上”——这“路”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可复制、能推广
在城市管理中,鱼峰区政府组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等部门在机制创新上敢跨、敢试、敢闯、敢示范,走出了一条有代表性、典型性、复制性、推广性的“特色路”,在全市形成“带头效应”。
走出了人民城市人民管的“理念路”。在城市管理中,鱼峰区政府组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等部门注重宣传引导,向百姓讲清城市管理与改善民生、与提升民生福祉、与和谐宜居环境的关系,向百姓讲透和谐宜居环境是靠大家的齐心协力得来的,是大家共同责任与担当打造出来的。
走出了网格化、智能化、法制化、精细化的“治理路”。在城市管理中,鱼峰区政府组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等部门按照“四化”的治理路径,把辖区分成工作网格,设置专业电子眼,整合其他部门探头用于监控城市的主次干道,配备信息采集员,对各网格内的城市管理状况全方位监控,高效、快速办结城市各类“疑难杂症”;以科技之力打造“数字城管”升级版,全部实现网上办案。
走出了各方管理资源“整合路”。在城市管理中,鱼峰区政府整合网格化信息指挥中心、城市管理信息中心、创新办,将3个部门合并,成立鱼峰区网格化社会管理办公室。盘活科技资源、执法资源、人力资源、软件资源、硬件资源,实现城市管理资源共享,让资源发挥更好更大的作用。
走出了城市管理的“提质路”。在城市管理中,鱼峰区政府组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等部门不仅注重“点”的提质、“线”的提质,还注重“面”的提质,通过情况掌握在一线、协调指挥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三个一线”的推进不断打造城市管理的升级版。充分发挥数字化城管平台的功能优势,从技术上支撑“管理+执法+服务”三位一体的“大城管”城市管理模式,让城市品质得到新提升。走出了多管齐下的“监督路”。在城市管理中,鱼峰区政府组织成立专项督查组,对城市管理工作明察暗访。依托科技化手段监督城市管理各项工作的落实。
走出了建章立制、标本兼治“探索路”。在城市管理中,鱼峰区政府组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等部门重在对城市管理的问题的抽薪止沸、剪草除根,重在治标基础上,把常抓、抓常、长抓、抓长当作固本提质之要。树立常态化的作战思想,紧盯不放、久久为功,促使巩固常态化、管理常态化、督查常态化、成果常态化。
加强宣传,人人参与城市管理
整治黑燃气站点
绘出“特别美”,释放“大空间”——这“美”美在自然和人文环境,更美在发展环境
鱼峰区政府组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等部门把城市管理落小、落细、落实,“美丽鱼峰”随之来:这是一个清洁、文明、和谐、宜居、生态、现代的城区!许多百姓感叹:“生活在鱼峰区这个清爽舒适宜居的地方,很有获得感和幸福感!”的确,鱼峰区政府组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等部门通过科学、严格、精细、高效、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全民城管”模式,把“家”管好了、护好了,给“家”打造了一个干净、整洁、有序、优美的“环境空间”,给“家”绘出了一组“特别美”:美在自然环境、美在天生丽质、美在生态环境、美在生态文明、美在心灵和行为、美在人文环境、美在发展环境、美在宜居幸福……“环境美带动心灵美和行为美、心灵美和行为美促进行环境美!”鱼峰区政府组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等部门强化城市管理时特别注重“美”的延伸、“美”的内涵、“美”的共享。许多百姓纷纷加入城市管理中,爱“家”、美“家”、护“家”已成为鱼峰区一道道靓丽的文明线。
无论是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还是开展违规户外广告和门牌整治专项行动,鱼峰区政府组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等部门都是以“美”为圆心,画出更多具有外延和内涵的“美丽园”。环境美了,发展就顺了。许多项目纷纷进驻鱼峰区,增强了鱼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
此外,鱼峰区政府以城市管理为抓手,拓展发展空间。为推动鱼峰区重点项目的进展,鱼峰区政府组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等部门坚持“巡查勤、发现早、查处快、办案准”的工作方针,大力开展违法建设防、控、查、处工作,及时清理了一批影响水南村整村改造、天山公园建设等重点项目内违法建筑,有力推进了项目的实施。
今年,鱼峰区政府组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等部门以我市大力开展重大项目建设年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内抢建加建扩建的违法建设专项拆除行动,为项目建设提速的打通“最后一公里”。
【结束语】
目前,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下发了《柳州市城市管理目标责任制“金壶杯”活动考评办法》,对各城区(新区)行政执法、环境卫生、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道路扬尘、“两违”整治等内容进行综合考评,其中数字化城市考评占80%、扬尘治理、“两违”整治各占10%,由原来的突击检查向日常考评和长效管理转变,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今年,鱼峰区政府将以“金壶杯”竞赛活动来推进城市管理上新台阶,让美的绽放更持续、美的范围更宽广、美的内涵更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