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力破解“三问号” 釜底抽薪美“容貌”

——写在全市集中开展“五车”专项整治行动之时

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日前决定:从7月12日起至年底,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五车”专项整治行动,大力整治非法营运、违法占道等影响城市秩序的行为。7月12日,记者跟随执法人员整治时发现,虽然整治给非法营运、非法占道的“城市病”暂时止了痛,但既要扬汤止沸更要釜底抽薪。当务之急,就是要担起责任、用力破解“三个问号”。

问号一:到底还有多少脱缰的“野马车”?

7月12日上午,记者跟随柳南区“五车”联合执法小组对柳州火车站、新时代商业港、柳州汽车总站等重点区域进行了巡查整治,暂扣非法营运三轮车数辆,其中不乏“老面孔”。见到执法人员到来,在柳州火车站一个公交站候客的三轮车车主慌忙启动车辆想溜,结果还是被控制住了。“又是你,都记不清这是第几次跟你打交道了。”执法人员对车主进行耐心教育和劝导。

“当天的整治行动共说服教育35起,暂扣面包车、三轮车等违章车辆99辆,对172辆乱停乱放车辆进行贴罚单处理。”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有关人员介绍,这次专项整治的重点区域为:柳江县的拉堡镇至市区路段、柳江火车站;柳南区的柳州火车站周边、龙屯立交桥底、柳州汽车南站门前、文笔路、红阳路、谷埠路、飞鹅商城和新时代商业港周边;鱼峰区的莲花客运站周边、屏山大道东风商城周边、柳石路市工人医院路段、柳石路市场周边、燎原市场周边;柳北区的北雀路、前锋路、三中路、柳长路、白沙客运站、大润发超市周边、海川家具城周边;城中区的龙城路、中山中路、桂中菜市周边;柳东新区的新柳大道、职教园;阳和工业新区的古亭大道。有关部门要摸清本辖区脱缰的“野马车”的数量,以便整治时对症下药。

问号二:屡整屡现是利益使然还是管理疲软?

记者跟随整治时发现,许多被整治的非法营运三轮车和非法占道的车辆都是执法人员“熟悉的面孔”。

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今年上半年的统计显示,各城区在“五车”整治中,查处违章车辆53107辆。

多次整治,为何屡禁不止?究竟是利益使然还是管理疲软?据执法人员调查,非法营运三轮车每天营运收入还挺可观,纯利润一般有200元至300元。正因为有利益驱动,一些非法营运的“老面孔”铤而走险,与执法人员玩起“躲猫猫”游戏,在严治的“利剑”下仍起死回生。再者,今年以来,市区范围内出现很多有证的外地牌三轮车,给执法增加难度。

“我经常坐三轮车,大街小巷都能走,又快又便宜,很好!”采访时,一些乘客表示。执法人员指出,正因为有市场,非法营运的三轮车屡禁不止。殊不知,这些非法营运的三轮车逆行、闯红灯、急转弯,安全隐患大。一旦发生安全意外,乘客的自身权益难以得到维护。

“城市病”为何老复发?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管理的不可持续性亦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见子打子”式管理老模式给非法营运三轮车有了可钻的空隙。

问号三:怎样才能实现长效管理?

从各城区专项整治的重点区域和地图来看,基本上年年都一样。面对非法营运、违法占道这些城市顽疾,如何去疴,实现长效管理?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进一步完善“四个机制”来推进“五车”整治常态化、长效化。即进一步完善强有力的联动机制,对非法营运、违法占道等行为实行持续严打,露头就打,铲除其生存的土壤;进一步完善定点监控机制,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展开无盲区监控,发动“群众眼”展开全面监控;进一步完善督查机制,对各县区的整治情况实行跟踪督查,并将督查情况在全市范围予以通报;进一步完善示范引领机制,积极引导各县区创建无非法营运三轮车的示范街,以点带面维护城市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