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问题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如今,市民可通过城市管理服务热线12319、柳州1号APP“城管在线”平台、“柳州是我家”、“柳州城管”公众微信等渠道参与城市管理。9日,全国数字化城市管理技术应用培训在我市开班(见上图)。
外地专家对龙城市容环境给予肯定
大街小巷整洁通畅;道路两侧绿化葱郁;建筑外观洁净如新;百里柳江风光旖旎……近年来,我市城市管理工作见成效。9日上午9点,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举办,来自全国各地200多名城市管理领域专家,来我市参加数字化城市管理技术应用培训。
来自昆明市的学员何芳表示,第一次来到柳州感觉机场、火车站及街道干净整洁,特别是夜景很美。不少学员、专家对我市整洁、有序、优美的现代宜居城市环境给予肯定。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副处长张光明表示,此次培训是为进一步提升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效率和运行水平,交流数字城管技术与应用经验。而柳州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走在前面,经过几年的运营、升级和融合,已经形成一定“管理+服务”的经验,值得各城市相互学习、交流。
“竖耳朵”倾听群众诉求,“用眼睛”发现路面隐患
《“数字城管”助力建设“五美五好”新柳州》课程被列入此次培训内容。据了解,我市“数字城管”项目采用“公司投资、政府租用、部门使用”的运作方式,主动跟进建设。目前,我市数字城管管理范围覆盖267平方公里,并划分为5658个单元网格,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划分成98个工作网格,每个工作网格配备2至4名市容巡查员进行全覆盖、不间断、无遗漏地巡查。
记者采访得知,我市数字城管系统把桥梁、道路、井盖等公共设施,称之为“部件”;而占道乱摆卖、车辆撒漏等现象,称之为“事件”。通过网络把城市地理信息划分成一个个单元格,城市“部件”由数字城管以编码录入系统后,全市34.7741万个部件就有了“身份证”。
市民可以通过微信、网站及电话向“12319”平台反映,平台启动“耳朵”功能,倾听群众投诉及诉求;该平台还利用“眼睛”主动发现、核实路面隐患,并通过中枢“大脑”系统处理,派遣任务至责任单位及时有效处理问题。
近年来,市数字城管平台实行市、区两级指挥,整合了全市70多家管理部门的部件数据资源,将城市管理的相关部门关联起来,主动发现问题,统一指挥协调,“大城管”格局初步形成。在智能监管建筑垃圾运输、有效治理“车窗抛物”顽疾、规范户外广告管理及开展“五车”整治等方面发挥很大作用。
整合大数据扩宽渠道提供便民服务
数字“大管家”将提供更多的便民服务。市城市管理信息中心主任李武平表示,我市将积极推动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计划今年完成柳江、鹿寨2个重点试点区县系统建设,2017年拓展至柳城、融安、融水、三江四县,完成项目三期建设。
在技术手段上,探索研究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做好“延伸服务”。在机制体制上,进一步加强高位监督,健全完善数管考评结果运用长效机制,推进城管执法工作的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优化,提高工作成效。
此外,随着柳州1号APP城管在线”平台、柳州城管”公众微信号正式启动上线,其运用“互联网+城市管理”思路与市数字城管系统有效对接,将为市民反映城市管理问题设立统一的管理平台,并引入便民服务(如车位信息、公厕信息、公共交通信息等),不断增加互动渠道,为公众参与城市管理提供便利,将城市管理和建设的成果信息与市民进行分享和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