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协调处置开裂弯曲立杆
井盖缺失、立杆倾倒、线缆垂挂等城市管理安全隐患问题,直接关系市民群众的出行安全。而这些城市设施有的标识模糊,有的由多家单位共同使用,当“井线杆”出现破损如何第一时间确认责任单位,并快速协调处置?记者从市数字化管理12319平台了解到,该平台外勤协调处置组(以下称:外勤组)实行全天候待命,通过专业的识别技术,快速协调责任单位处置此类案件,还市民群众安全的出行环境。
现场协调处置“老大难”问题
近日,市容巡查员上报,在柳石路东四巷与柳石路交会处往东约80米道路旁,有一根立杆开裂弯曲,上面有多根通信线缆,旁边一根立杆上有中国电信交接箱,情况危险,需尽快处置。数管平台受理立案后,将案件派遣到电信柳州分公司,工作人员到现场核实后反馈:该立杆上有多家通信单位的线缆,立杆无任何标识,权属不明。
案件又经鱼峰区白莲街道办事处调查得知,这根立杆设立有十多年了,现在已经无法确认权属单位,线杆上有多家通讯单位线缆。如果直接拆除立杆,将导致该处线路中断,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通信。了解情况后,外勤组立刻组织涉及的多家通讯单位到现场召开协调会,依据谁受益谁负责原则,使用了立杆的单位都应有管理维护责任。经过协商,确定由当月轮值单位联通柳州分公司负责牵头处置,随后各家通讯单位完成相关线路改造。最终,联通公司移除危杆,消除了安全隐患。
据了解,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自从2010年建成运行以来,实现了城市管理问题主动发现上报、快速派遣处置,提升了城市管理工作的效能。但城市管理问题涉及面广,职能部门权责交叉,一些城市公共部件在长期使用、维护过程中存在乱用标识、权属不明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数管平台的外勤组及时出马,勘察现场情况,分析问题关键,组织相关单位现场协调,处置城市管理“老大难”问题。
分析“大数据”减少推诿扯皮现象
能够啃下“硬骨头”,市数管平台的外勤组成员必然有其过人之处。记者采访发现,因为这个岗位需要24小时待命,外勤组成员目前为清一色的男同志。对于井盖缺失、立杆断裂、线缆低垂横跨道路等对市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且一时无法明确责任单位的城市管理问题,外勤组需要立即到现场实地查看,找出权属单位,及时督促责任单位消除安全隐患,促进案件第一时间处置。
市城市管理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外勤组每月会将本月疑难案件处置情况进行梳理汇总,拟制《存在安全隐患的数管案件处置情况表》,将各处置单位的处置完成情况进行直观地对比,把处置情况发布到《柳州晚报》和“柳州是我家”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公示,督促处置单位及时处理存在安全隐患的城市管理问题,减少推诿扯皮现象。
据统计,今年以来,外勤组共现场查看疑难案件250余次、协调处置这类案件200多件。市数管平台的外勤组从城市管理难点、焦点出发,协调职能部门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解决疑难问题,助力打造宜居柳州。(通讯员 刘佳林 曾晓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