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精细化管理,凝聚着全市各级管理部门的管理智慧。如何才能更高效、更简便、更精细地管理城市环境?市运管服平台给出了“样板”答案。
今年以来,市运管服平台依托科技之“智”,提升城市管理之“质”,融合全市各相关单位和部门的信息资源,累计采集上报城市管理问题295467件,城市管理问题首派准确率99.12%,转办率100%,结案率99.16%。提前实现城市管理问题首派准确率99%、结案率97%的年度工作目标。城市管理“一张网”不断密织。
市容巡查员在路上发现损坏的窨井盖
01-强化辅助手段 提升管理水平
傍晚是柳北区三中路沿街商铺最忙碌的时候,顾客盈门,却鲜少有占道经营的乱象。井然有序的背后,有粘贴在商户“门前三包”责任公示牌上的二维码发挥的作用。这不是一个普通的二维码,而是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基于市运管服平台搭建的“门前三包”管理子系统二维码。
城管执法人员介绍,这个二维码由数字技术生成,市容巡查员发现商户出现“门前三包”问题,可以扫码上报至市运管服平台,再由平台推送短信提醒商户自行处理。此外,二维码还包含有门店经营种类信息和历史违法记录,城管执法队员可以根据违法事实,现场扫码开具处罚文书。今年1月1日至11月29日,平台受理“门前三包”问题1716起,处置率为100%。
这是我市城管执法部门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的一个缩影。为了构建城市管理问题共治共管新格局,今年以来,市运管服平台汇集共享城市运行各部门数据,接入市政公用、园林绿化、市场监管、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等10大类共计2024万条数据,并在平台上实现了数据的“一屏展示”功能。
此外,平台还拓展了应用,如利用“电子城管”子系统实现“机动车乱停放”“店外经营”“无照经营游商”等城市管理问题的自动识别、抓拍;利用渣土车监控平台,查处运输过程中出现不按要求密闭、不按规定路线行进、不按规定地点倾倒等违法违规行为。
02-坚持为民服务 创新治理方式
12月12日8时09分,网友通过“柳州是我家”微信公众号反映,鱼峰区驾鹤路与鱼峰路交会处窨井盖松动,存在安全隐患。市运管服平台接报后迅速转办,9时20分问题便处理完毕,整个处理过程仅耗时1小时11分钟。
基于今年8月上线的自动派遣功能,市运管服平台能够精准识别问题类别,实现“秒转速办”,提升处置效率。据了解,该功能上线首月,便实现自动派遣城市管理问题11857件。
据悉,市民目前可随时通过“柳州是我家”微信公众号、“龙城市民云”App、城管信息中心网站等渠道向市运管服平台反映城市管理问题,平台后续将进一步拓宽反映渠道,不断畅通市民与城市管理部门之间交流的“绿色通道”。
此外,随着我市旅游热度不断升温,市运管服平台创新推出“柳州城管便民生活地图”,向市民提供“城市问题反映”“生活垃圾处理费缴费”“瓶装燃气经营点查询”“停车场搜索”等14项便民服务。截至目前,“柳州城管便民生活地图”可向市民提供114个城市道路临时停车场、237个便民早餐点、41个便民疏导点、49个人行道充电站等点位查询服务,精准对接城市管理服务应用端与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