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城市管理信息中心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

2021年,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市城市管理信息中心按照抓党建、提业务、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积极推动智慧城管工作上台阶,努力提供城市管理优质服务,为我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等重要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全年通过市智慧城管平台共受理案件信息40.75万件,立案40.53万件,结案40.31万件,结案率99.46%。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断提高党建工作质量
1.高举旗帜,围绕建党百年活动,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2021年,信息中心党支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在局党组、局机关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基础,以党史学习教育为重点,稳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召开党员大会5次、支委会25次、党小组会24次,组织开展党课学习4次、观看自治区党史主题“云党课”直播10场,开展了“党史故事大家讲”“党员心声大家谈”“党史知识大家答”“红色歌曲大家唱”“打卡红色教育基地”“田园党课”等多项主题党日活动,召开了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拍摄“庆祝建党百年”主题视频,编排舞蹈《壮志雄军》参加自治区“永远跟党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第九届全区基层群众文艺会演柳州市会演,荣获舞蹈类节目第二名的好成绩;研究制订《2021年推广应用“行动学习”方案》,推进行动学习进支部、进科室、进大厅,全年开展行动学习9次,研究提出对策26项,实现学习研讨更充分、解决问题更细致,进一步提升了党建科学化水平,支部获得2021年市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文章《以行动学习推动形成机关党建工作合力》获得2021年市直机关党建理论研究优秀奖,王尚书同志获得2021年市直机关“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覃柳木、韦桂花同志获得2021年市城管执法局“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李茂兵同志获得2021年“学习强国”自治区级“学习积极分子”荣誉称号,支部7名党员“学习强国”全年积分进入局系统排名前十位”。
2. 严明纪律,积极联动“三个责任”一体推进“三不”试点工作。一是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强化节点教育,重大节日前召开集体廉政谈话提醒6次,要求全体党员干部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牢固树立洁身自好、廉洁从业意识。传达市纪委相关案例通报文件7份,以案释纪,发挥反面典型警示震慑作用,发放助廉信290余份,引导全体干部职工重视家风建设,共筑廉洁防线。二是强化队伍督查整顿。采用日常督查与教育整顿自查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全体干部职工立足本职工作,结合各岗位工作及职责分工,强化责任意识。严格落实督查工作,开展队容风纪检查120次,发现问题48个;业务联合督查67次,发现城市管理问题276个,均已按照要求进行整改。在队伍教育整顿自查活动中,各部门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方法步骤及要求,深入查摆问题、剖析产生问题的根源,落实落细整改措施,推动中心队伍整体建设水平的提高。
3.主动作为,积极发挥后盾作用,助力乡村振兴。一是选派1名同志为老巴村驻村工作队员,2名同志为白文村第一书记助手,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人才支持。二是组织员工到白文村开展4期城管系统干部职工综合素质提升培训,培训期间组织员工积极参与民族团结和乡村振兴工作,展现队伍良好形象。三是推进消费帮扶,全年购买乡村振兴产品累计金额14.82万元,其中购买对口帮扶白文村小土豆2960斤,“十三五”时期深度贫困县融水苗氏花生油884桶、年糕302份、大米593袋。
4.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当好职工“娘家人”。一是组织召开中心工会第三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审议修订《柳州市城市管理信息中心职责、制度及考评办法》。二是以工会为主导,着力整合群团组织,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三是关心一线员工,开展系列关爱活动,全年慰问因病住院(含生育)员工13人次,直系亲属丧葬慰问7人次,退休员工离岗前慰问2人次。四是积极帮助困难职工租住公租房,完成对公租房租赁员工资格审查自查自纠工作,完善租赁手续。五是实现困难帮扶脱贫2户,帮助3名困难职工建立困难档案,截止目前已获得困难帮扶累计金额6.8万余元。六是组织开展职工技能比赛、秋游、疗养、“三八”妇女节烘焙等活动,动员职工积极参加市直机关各项文体活动,在2021年市直机关职工羽毛球比赛中,韦建阳、李浩分别获男子单打第九名(并列),李浩、李剑获男子双打第九名的好成绩,在2021年柳州市职工歌手比赛中,陈昶任获三等奖,中心工会获“优秀组织奖”荣誉。七是多措并举积极开展文明创建工作,信息中心荣获“柳州市文明单位”、会员职工“柳州市文明家庭”等荣誉。
(二)聚焦中心大局,精细化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1.突出工作重点,拓展智慧城管功能应用。一是推进“门前三包”深度应用。将五城区两新区收集到的25652条门店信息全部录入系统。柳北区从5月起,其他城区从11月起,实现“门前三包”案件计入智慧城管系统处置,共处置案件1604件。二是依托科技力量,强化市容市貌监管。根据城管执法部门对渣土运输车及市容市貌监管的需要,租赁联通公司83个移动视频监控探头,现已完成安装并投入正常使用。三是不断完善城市管理“一张图”数据及功能。全年开展专项普查工作5次,包括:柳江河水域监控探头普查130个、新增对外开放公厕155个、便民自行车租赁点普查389个、瓶装燃气供应站专项普查121个以及配合“门前三包”子系统搭建进行的沿街商户普查定位25652个,形成专项图层并在“一张图”中展示。同时将新增对外开放公厕、瓶装燃气供应站的普查数据与龙城市民云APP对接,为市民提供查询服务。四是每日不定时对渣土运输车在线情况进行抽查统计,每月根据统计结果撰写渣土车辆监控管理平台监控报告上报市局领导并抄送城管执法部门,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为城管执法工作提供辅助支持。全年共发现非许可运输单位车辆和无标识运输单位车辆进出工地18次,12家渣土运输公司出现过在线率低的疑似异常情况。
2.坚持科学客观公正原则,持续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一是抓住核心,强化重点案件考核。设置市容等级区域、时段案件和高效处置考核指标,对重点时段、重点路段案件进行考核,提高了此类案件的处置效率,有效改善市容市貌。二是新增县区现场检查考核工作。每季度对五县、柳江区市容环境和集贸市场进行实地检查、评分,结果纳入市智慧城管平台考核。三是设置对疑难事部件问题处置、宣传工作的加分项,调动各城区新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不断修订完善市、县《考评细则》。根据工作实际,删除了公众举报率,增加创城点位案件的考核,同时也调整了其他指标的分值,使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合理。五是设置2021年度绩效指标。将智慧城管工作年度成绩指标纳入五县、城区(新区)、市级专业部门绩效考评体系,推进智慧城管工作。六是发挥智慧城管优势,主动对接市创城办,将智慧城管案件采集标准与创城测评指标体系相结合,梳理出38类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问题,加强1300多个创城相关重要点位巡查,督促责任单位及时处置创城案件,今年以来智慧城管受理案件38.64万件,创城相关案件14.3万件,较去年上升160%,结案率达100%,实现了对创城案件的常态化、精细化监管。
3.坚持“全覆盖、不间断、无遗漏”的理念,加强城市管理信息采集工作的科学有效性。一是重点加强对交通场站、城市商贸综合体、综合写字楼、商场超市、学校、农贸市场等重点区域路段周边城市管理问题的巡查采集,全年共采集上报城市管理案件34.40万件。二是秉持“安全事、部件重点抓”的原则,严格落实安全事、部件问题的关注、采集、跟踪及反馈工作,确保问题及时发现、实时跟踪、准确处置。三是积极配合开展各项专项整治工作,改善我市市容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共采集占道经营专项整治行动案件17892件,规范人行道停车整治案件27186件,农贸市场和校园周边市容环境卫生整治案件3619件,垃圾桶管理整治案件980件,农贸市场、老旧小区电线电缆散乱整治案件698件,散养家禽专项整治案件103件。四是加大污染城市道路现象的巡查采集力度。加强对工地、混凝土搅拌站及未硬化城市道路等出入口相关问题的采集,共采集案件22824件。五是加强广告乱象的监管与采集,共采集相关案件26658件。
4.积极协调处置,提升城市管理案件的办理质量和效率。对难以确定责任单位的安全事部件问题,采取电话沟通、现场查看、签字确认等方式确定责任单位,暂时无法确认责任部门的,交由轮值首派的单位处理,提升了案件处置效率。一是及时整理未处理的井盖、线缆和立杆类存在安全隐患的案件情况,建立台账,安排人员现场协调。全年,外出协调存在安全隐患案件321次、涉及案件297件。二是使用疑难事部件处置经费1.37万元,处置了7根无主立杆、5个无主井盖和一批路面凹坑问题,确保了市民的安全出行。
5. 拧紧压实责任,强化重点工作督察督办。一是重视政府热线12345转接、转办案件,做到“四个及时”(及时分析、及时联系市民、及时反馈处置结果、及时总结提高),全年共受理政府热线转接转办案件1235件,均能做到按时反馈。二是落实城市道路冲洗和公厕考核的检查工作,安排专人采取实时观看与倒查录像相结合的方式,监控全市336条道路的清洗情况,发现问题50处;每月对市政公厕卫生问题进行检查考评,发现问题14处。三是指导五县智慧城管平台业务运行,安排专人对各县智慧城管案件质量进行抽查,结果计入月度考核,并派业务骨干到县级平台开展业务培训,督促县级平台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规范有序运行。四是协助市局受理局长信箱案件155件,通过市智慧城管平台立案87件,回复150件,主要为私搭乱建未拆除、市容环境、街面秩序等问题,均已得到妥善处理。
6.保持高压态势,深入推进“五车”整治。2021年,市城管委“五车”专项整治工作组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继续深入推进“五车”整治工作。一是发挥考核作用。采取将“五车”考评纳入“金壶杯”评比单项指标、调整各项指标考评分数占比、将报废车辆拆解工作纳入考评等有力措施,以“考”促“治”。全年采集“五车”案件29565件,同比下降18%;查处车辆16411辆,同比上升42%。二是创新整治方法。将重点整治与全面整治相结合,将全市统一行动与城区日常整治相结合。全年共开展日常整治932次,查扣车辆6926辆,同比增长34%;开展统一行动42次,查扣车辆3157辆,占全年总查扣数的32%。三是抓好常态督查。不定时间、不拘形式开展明查暗访和“回头看”,促进整治工作抓实见效。全年开展督查191次,全市“五车”问题持续减少,人行道非法占道停放、占道经营“五车”问题同比下降71%,违法上路行驶“五车”同比下降13%。四是优化舆论环境。联系媒体深入执法一线,公开报道整治工作,全年共发布新闻报道492篇,自觉接受市民的监督,赢得了广大市民的理解和支持。加大对残疾人车主的法律宣传及疏导安置,残疾人车主对整治的支持度不断增加,全年无残疾人车主暴力抗法及负面舆情事件发生。五是加大行业监管。加大对环卫三轮车的监管力度,并将案件纳入考核扣分,不定期深入快递网点检查,每月审核并下发车辆及驾驶人信息。全市2820辆快递三轮车完成备案登记并统一标识编码,2316辆环卫三轮车完成密闭改造,不规范行业车辆上路行驶的现象已基本消除。经过一年的整治,全市部分主要路段和重点区域的“五车”问题基本消除,道路交通秩序得到显著改善,市民出行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三)狠抓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
1.加强思想教育,转变工作作风。通过骨干会、班组会、周例会等方式开展思想教育,组织爱国、爱岗各类学习培训,队伍作风纪律、凝聚力、服务意识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2.落实制度管理,严格考核机制。中队严格落实联合督查制度,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并纳入考核,大厅坚持“每月一考”,促进业务提升,强化队伍的管理建设。通过月度考核通报排名,严格落实A、B、C三个三分之一等次的绩效工资发放方式,有效调动了队伍的积极性。
3.加强人才培养,提升业务素质。一是开展新入职员工岗前培训,通过以老带新跟班实习、集中授课学习等方式,使新入职员工掌握各项巡查采集业务知识,了解中心各项职责制度。二是在市委党校组织各城区(新区)及五县数管工作相关人员开展数字城管业务知识培训,进一步增强全市数字城管系统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三是组织开展监督大厅副值班长、柳南中队分队长选拔任用工作,不断完善骨干队伍,为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四)坚守安全底线,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工作
一是多形式开展安全教育,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全年共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例会、节前安全工作部署会、安全防范会共16次;每周中队指导员均下到各点名点参加大点名,强调安全生产工作;精心筹划了“安全生产月”和“119消防宣传日”活动;组织管理骨干开展安全培训3次;开展“火灾疏散”应急演练2次;组织观看纪录片《生命重于泰山-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4次。二是加大监管力度,强化安全生产。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开展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安全生产暗查暗访”、“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等专项工作,全年开展安全检查24次,发现安全隐患问题2处,均已整改到位。根据市局下发的安全生产文件要求,上报材料121篇。全年中心未发生火灾、伤亡等安全事故。
(五)增强责任意识, 严格落实 “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疫情防控措施
一是按要求做好离柳、离桂审批报备工作,加强从风险地区返柳来柳职工及家属的排查,督促相关人员做好核酸检测,并落实管控措施。二是分批次向全体会员职工发放一次性医疗防护口罩25880个、消毒液34瓶、消毒凝胶24瓶、酒精消毒巾50包。三是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申领应接尽接标识,中心在职人员311人中,除有禁忌症(已开证明)6人外,其余305人均已完成全程接种。全年中心零疫情。
(六)营造良好氛围,不断加大城市管理公众参与度
严格依照《柳州市城市管理信息中心宣传工作方案》开展全年宣传工作,在《柳州日报》、《柳州晚报》、柳州市广播电视台、《在柳州》app、“柳州城管”、“柳州是我家”等媒体上发表原创稿件142篇,在柳州市城市管理信息中心网站上发表原创稿件78篇。每周在市广播电台《政风行风热线》进行“12319城市管理零距离”连线互动,共连线52期。升级“柳州是我家”微信公众号,拓宽宣传渠道,每周在“柳州是我家”微信公众号推送一组精心编排的城市管理工作动态文章,推送47期,共286条。每月在《柳州晚报》“数字城管帮帮您平台”宣传数字城管工作的成果和经验;每双月在《柳州晚报》“小人物 大作用”专栏宣传数字城管先进人物;每季度在《柳州日报》上刊登数字城管案件处置情况公示,在《柳州晚报》“我的城市我的家”栏目公示“井、线、杆”案件处置情况。拓宽媒体宣传渠道,通过“今日头条”和“抖音”官方号推动数字城管正面舆论导向,分别推送“今日头条”23条、“抖音”更新45条。通过多渠道宣传数管工作的新思想、新方法,让老百姓更加理解、支持城市管理工作,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热情高涨,初步形成“全民城管”。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党史学习“知行合一”还不够紧。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党史的“镜子”和“旗帜”的效应还不够明显,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坚持不够,在常学常新、常学常悟、常学常做上还需要加强。
(二)系统功能还需进一步优化。各种统计功能还不能满足工作的需求,系统稳定性还有待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功能还需不断完善。
(三)人才储备、技术力量薄弱。由于工作环境艰苦,待遇不高,人员流失较为严重,不利于工作开展。新入职员工在业务衔接上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五车”问题容易反复。部分商圈、农贸市场因货运、客运需求量大,部分“五车”车主冒险顶风违法上路行驶,导致“五车”反弹概率高,治理难度大。
三、下一年度工作计划
(一)持续加强理论学习,深化品牌创建。常态化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充分把学习的成效转化为能力的提升,转化为“行动学习”品牌创建、“模范机关”创建的不竭动力,带动全体党员干部不断巩固好、发挥好五星级党支部“坚实战斗堡垒”作用。
(二)持续深入推进业务工作开展。继续配合好创文明城和其他重大活动的信息采集、立案、结案工作。根据智慧城管项目二期建设目标和城市管理综和服务平台的建设要求,收集各类城市管理相关数据,逐步完成各城市管理相关单位数据汇聚,打造覆盖面广、数据齐全、功能完备的智慧城管数据资源管理中心;基于智慧城管平台,完善各项功能建设,实现一个平台(智慧城管平台暨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两套功能的目标,全面完成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任务;建设完善电子城管子系统,充分利用现有城管监控资源,载入视频智能分析系统,实现人工智能的初步转型;继续强化应用智慧城管一期项目各系统功能,重点推进“门前三包”等系统的功能应用。
(三)强化队伍管理,提升业务水平。巩固队伍专项教育整顿成果,不断夯实业务基础,强化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加强“学习型”、“技术型”人才储备。
(四)坚持常抓不懈,保持“五车”高压整治态势。不断扩大整治区域及成效;强化相关执法部门协作,突破整治难点;加大暗访督查力度,推动整治工作取得新成效;严抓细管联合执法队伍作风纪律,依法依规做好“五车”查处工作;协调残联做好残疾人车主疏导安置工作。
(五)扎实抓好常态化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决克服麻痹和松懈思想,抓紧抓实抓细各项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工作,确保中心安全稳定。
附 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