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市民在网上发帖,对渣土车治理难发出感慨。可见,渣土车在市民眼中,已成为城市管理一个最难治愈的毒瘤。对正在大踏步进行城市建设的未央区来说,同样面临这一难题。
建筑垃圾是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渣土车是不可或缺的清运建筑垃圾的交通工具。随着未央国际化大都市中心区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城中村拆迁改造项目的大 量实施,建筑垃圾清运秩序管理在城市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但我市现行建筑垃圾清运车辆挂靠资质车队的运营模式存在管理松散、可控性差的弊端,偷拉乱倒 问题时有发生,制约了建筑垃圾清运行业的健康发展。
“为了解决渣土车这个‘离不了,见不得’的难题,未央区创新渣土车管理模式,在 全市率先对渣土车进行股份制改革试点,让西安渣土车向规范化管理迈出了一大步,也是西安市建筑垃圾管理步入长效化、清运市场秩序趋于规范化的直接体现。” 一直关注这一问题的市、区两级人大代表何军说道。
到底这种渣土车股份制公司与目前的车队式管理有何不同?何军专门对这一模式进行了 剖析:目前西安渣土车经营权与车队管理权分离,属于车辆挂靠车队式管理,这直接导致车队管理无法到位。虽然看上去是车队管车主、车主管司机,但由于三方相 互间没有任何制约,造成车主不听车队的,司机也不听车主的。车主和司机处于“谁给钱就给谁干”的境地。司机往往为了多拉快跑,而不惜冒尖、闯红灯、随意倾倒。
为了克服这些弊端,未央区市容园林局渣土办以陕西鲁诚车队进行改革试点,成立了陕西鲁诚实业有限公司,其以原有挂靠车辆为依托 进行改制,采取公司与原车主平等协商,经过评估部门对车辆进行评估,确定资产总额,按照车辆评估残值给予车主一定份额的股份,使其成为公司的股东,年底按 照利润提成分红,实现股份改制。然后,由公司统一招聘司机,司机必须有3年以上大车驾龄,而且5年内没有违规拉运的情况。公司对司机进行直接管理,按月发放工资。
如何才能杜绝司机违规拉运呢?该公司总部装有GPS监控系统,对所有车辆进行24小时监控,一旦发现时速超过60公里或随意倾倒,马上打电话给司机,第一次警告,第二次罚款,第三次直接开除。这样就能保证司机规范拉运。
目前,陕西鲁诚实业有限公司已经运行了2个多月,实现了零违章、零事故、零投诉,彻底改变了渣土车“疯狂老鼠”的形象,也让全市的渣土车管理看到了希望。
西安市市容园林局建管处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未央区渣土车管理的新模式。
“渣土车都能管好,还有啥管不好”,西安市政协委员、未央区政协常委哲建满怀信心地说道。
哲建2009年曾递交提案,提出对城市实施数字化管理,这和渣土车GPS管理有异曲同工之处。目前,城管执法数字化管理平台已在未央区执法局建成,未央区辛家庙街办把实施数字化管理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举措正在辖区推行。
“这等于将把城市每个角落都装进了电脑,从城市垃圾箱、到各种行道树,每一部分,每一段,都有自己的数字信息,其中包括相关负责单位。当城市的每个部件 都有了自己的数字代码的时候,就像一个人拥有了一个身份证,查一下号码,就知道这个人的相关信息。由此一来,摆摊占道、随意倾倒垃圾、车辆违规停放等困扰 城市发展和城市管理者的‘城市病’,也将迎刃而解, 成为建设‘效益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哲建说道。
“指挥员通过‘数字指挥平台’,不但可以对辖区所有街面情况、人员动态、管理状况了如指掌,而且能主动发现问题和线索,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所有队员的位置都显示在电脑屏幕上,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可以迅速调度,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反馈,使相关部门能迅速处理。”
哲建的建议不是梦想。在未央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的报告中,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明确显示:力争两年内建成数字化城管指挥中心,三年内基本实现数字化城市监管全覆盖,实现由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的转变。这将为城市公共安全提供可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