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就要认真仔细,就要对得起这份职业”。说这话的人叫张柳雄,是市城市管理信息中心派遣科一名负责现场协调处置的工作人员。今年48岁的他,留着一头平整的短发,人显得格外精神。他爱笑,嗓门大,很有亲和力,干起活来却一丝不苟。同事们无论年纪大小,都亲切地称他为“老张”。
虽然老张今年才加入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的队伍,但是为了能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填补业务上的空白,他努力通过自学、向同事学,不断提高业务知识,短短1个月就掌握了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实际操作流程。有过电信工作经验的他,在判断一些无主井盖、线缆等案件方面,有着独到的见地。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城市管理疑难案件的处置。
每天一到单位,老张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查看城市管理重难点、存在安全隐患的案件以及现场协调各责任单位对疑难案件的处理。遇到突发的、有安全隐患的案件,像电缆垂落了,立杆被车撞坏了,井盖丢失了或者处置单位相互推诿,权属不清而无法派遣的案件时,老张立马拿上他的专用工具(一根铁撬棍)到现场查看。通过对现场情况的研判,第一时间将现场判断反馈给指挥大厅,协助指挥大厅准确地将案件派遣到相应的处置单位进行处理。
10月16日,市容巡查员上报一条具有安全隐患性案件:在西江路宝骏汽车店前的人行道上有个长方形的水泥井盖存在破损、断裂情况。案件很快被派遣到相关单位,但均被驳回,反馈不是自己的资产。当时已经下班的老张担心现场没有安全警示标志,存在着安全隐患。强烈的责任感促使他立即奔赴现场查看,发现该井盖为长方形水泥井,且在不同程度上有破损,破损面积已达三分之一,井内有一根无任何标识的黑色线缆,无法辨认是哪个单位的井盖,处置工作顿时陷入僵局。但老张并未放弃努力,在事发地段反复查看,终于发现在破损井盖的东面有个电信交接箱,西面有个通讯箱,他判断,中间这个井盖内的黑色线缆肯定是连接这两个箱的。于是他立即将判断的信息反馈给指挥大厅,并在周围做好安全警示标志。很快,该案件顺利派遣到相应的处置单位,得到了有效处理。
今年以来,经过老张与同事们的共同努力,共对处置不下、紧急的案件(无主危险窨井、雨水箅子、电杆垂线、管道堵塞等)进行现场查看、协调共162次,为市民营造了一个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