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吱吱响 鱼儿翻白肚

执法人员表示,增加违法成本,切断多方利益链才能有效遏制非法电鱼

吱吱……”伴随持续的电流声,岸边的鱼儿全部“翻肚”,这正是有人趁深夜,在远离市区水域的河岸边非法电鱼。近日,记者从市水上综合执法支队了解到,执法人员在静兰大桥至阳和港水域范围内连续查获两起电鱼案件。非法电鱼为何屡禁不止?执法人员表示,增加违法成本,切断多方利益链才能有效遏制非法电鱼乱象。

电鱼乱象破坏水生态环境

连日来,执法人员巡查发现,在静兰大桥至阳和港水域的岸边,有人趁夜色非法电鱼。案发时间均在后半夜,且周围环境隐蔽,要么就是灯光照不到的地方,要么就是有河边的长草作为掩护,不易被岸上的人发现。执法人员表示,一名当事人是驾船沿着河岸边电鱼,另一人则是背着电机在岸边电鱼。两人面对执法调查均表示知道电鱼系违法行为。

记者采访得知,平时常见电鱼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后背式电鱼,就是电鱼者用背包装着电池和逆变器背在身上,然后手持长杆接电线伸入水中;另一种是把电机组放在船上,从船头伸出两根长杆接电线伸入水中,俗称“虾公钳”电鱼船。

据了解,我市每年都投放大批鱼苗,同时规定每年的4至6月为禁渔期,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好柳江河的渔业资源,使它能够持续再生。

电鱼行为对渔业资源造成的破坏力是巨大的,在操作过程中,其扩散电流形成的电场会带给水域中鱼类和鱼类饵料生物毁灭性打击,还会间接对水体质量产生不良影响,进而破坏柳江水生态环境。

增加违法成本遏制非法电鱼

目前,在我市相关部门的执法高压态势下,为何非法电鱼现象还是屡禁不止?据业内人士分析,一是违法成本低。一套电鱼设备不会超过一千元。执法人员查处电鱼,最多就是没收电鱼设备,对电鱼者没有深刻的教训。其次,电鱼机获取的渠道太多,不仅在市面上能买得到,还可以网购。再次,执法部门以“单兵作战”为主,对遏制电鱼现象没有形成事前、事中及事后联动机制。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市水上综合执法支队共查获电鱼案件4起,没收电鱼机4组,没收电鱼用船只2艘。另外,电鱼者放弃电鱼设备逃跑后,被缴获的电机组9组。

市水上综合执法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市一直对非法电鱼严管重罚。在市区内基本上没有人敢明目张胆电鱼了,他们会选择人烟稀少的下半夜,还有是在很偏僻的角落里偷偷摸摸的进行。另外,在被执法人员发现之后,很多电鱼者不配合调查,有的加足马力驾船逃逸,甚至直接弃船下水,借助夜色掩护潜水离开。这给执法调查工作增加很大难度。
该负责人认为,杜绝电鱼现象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是加大对电鱼行为的惩处力度,坚持工商、公安等部门联合执法,长期有效地对电鱼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另一方面,相关部门从源头上禁止电鱼机的售卖,全社会共同监督,让电鱼者无处藏身,还鱼儿一个安全的家园。

另外,市民发现非法电鱼等行为,可拨打以下举报电话:政府热线12345、数字城管服务热线12319、市水上综合执法大队24小时值班电话18977281769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