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骗补偿款 水塘里“抢种”违建房

河东村上茅洲屯违建楼房扎成堆,城中区出动600多名执法人员进行强拆

 

毗邻柳州市环江滨水大道有一片违建楼房,密密麻麻扎成堆,面积高达数万平方米。这些快速“种出”的房子没有地基,也没用钢筋,楼板全部用竹子充当横梁,再铺设建筑模板。这些违建房,有的坐落在水塘淤泥中,有的将芭蕉树圈在内,有一间房子甚至将一棵200年古樟树枝干包裹在内。对于意在骗补的投资人来说,他们毫不顾忌自己演的“戏”会穿帮,反正先建起来再说。

1 房子无地基  楼板无钢筋

如此疯狂的违建行为,就发生在柳州市城中区河东村上茅洲屯。该屯紧邻新建成的环江滨水大道,相距几百米则是正在开发的碧桂园十里江湾楼盘。这里属于改造开发即将覆盖的片区,一些违建投资者嗅到某些气息后,便在这里大肆恶意“抢种”房子。

记者现场看到,扎堆而建的违建楼房,与正常楼房截然不同。这些房子根本不打地基,全部属于“搭积木”建造模式,即用水泥空心砖堆砌墙面,楼板用最便宜的竹木分隔,楼梯则是最原始的竹梯,根本没有入户大门、卧室门,以及生产生活必备的水电设施,内外墙全部都是毛坯状。这其间,也有少部分种出的房子“不惜血本”,安装上了铝合金窗,此外再无其他装修装饰。

2 强拆执法“大场面”  出动人员六百多

为打击违建者的嚣张气焰,昨日,柳州市城中区政府作出周密部署,城管、公安、交警联手,共出动600多名执法人员,进场强制拆除恶意“抢种”的部分房屋。据了解,当天执法人员拆除的违建面积高达两万多平方米。在庞大的执法队伍面前,现场没有违建当事人露面,也没有任何人出面“论理”,仅有少量人员在远处观望,当天的强拆任务得以顺利完成。

让执法人员惊叹的是,有的违建房屋就建在将近两个篮球场大小的水塘里,或是雨后形成的洼地里。与不远处的村屯土路相比,地势矮了将近两米。

更为滑稽的是,村屯种植有不少芭蕉树,“抢种”的房子直接将部分芭蕉树圈起,竹木搭建的楼板压在树叶上。记者现场观察发现,“抢种”的房屋应该是近期“新鲜出土”的。

在拆违现场,有一棵约有200年树龄、树径达两米的古樟树,树枝往四周伸展,而种房者见缝插针,在古树旁“种房”时预留孔洞,让4根树枝直接插进房间。另有两根斜着往上长的树枝,与垂直墙面形成斜角,种房者不好“开天窗”,干脆将古木树枝锯断了事。

虽然拆违多年,但面对如此大面积的违建房,执法人员还是感到触目惊心。当天虽然拆除了2万多平方米违建,但拆违现场周边仍环绕有大批量违建,整体清理完毕仍有待时日。

3 强拆不补一分钱  骗取补偿难得逞

柳州开展打击两违“风暴行动”已经多年,在这样的高压态势下,还是出现疯狂的“种房”现象,这有些令人匪夷所思。幕后究竟是什么原因,驱使种房者“甩开膀子大干一场”?难道骗取补偿款真能轻易得手?

记者从征地拆迁部门获悉,本次强拆“肯定一分钱都不会补偿”。按照相关政策规定,每亩菜地可以补偿17万多元;如果菜地上有非新建抢建的无证建筑,每亩土地约补偿5万元,建筑物每平方米另补偿370元(含签署协议奖励),按此计算,每亩土地补偿款可达29万多元。

在种房者看来,“种房”之后的征地拆迁补偿,与不种房存在十几万元差价,扣除“种房”每平方米150元-180元的低廉成本,最终仍可获取可观的收益。但从目前来看,这样的博弈注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据城中区征地拆迁办负责人介绍,以前一些人靠“种房子”骗取补偿,不排除存在少数人能蒙混过关的现象,但如今严厉打击恶意抢建扩建,他们的这些行为最终必将受到严厉查处。

据城管执法人员介绍,此类违建房建设速度极快,“每天可以起一层楼,三天可以建好一栋楼。”“种房”常用手段是,由外来“投资者”租地违建,村民无需参与“种房”,即可坐享租地收益,甚至形成租地、投资、建设的“地下产业链”,非法牟取利益。如今柳州对这样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想继续通过违建“种房”骗取补偿,连门都没有。

城管部门提醒,市民一旦发现违建迹象,可拨打24小时服务的柳州12319城管热线,城管部门对于正在建设的违建,将启动快速立案、快速查处绿色通道,严控新增违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