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管重罚非法经营燃气乱象

各城区按属地化原则加强监管,从源头确保居民用气安全

天气转凉,居民使用燃气、液化石油气量增大。而一些无证燃气经营点分布背街小巷,销售来源不明燃气,存在气体不纯、短斤少两的情况,使用的钢瓶也大多为超期或者不合格钢瓶,存在很大安全隐患。昨天,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组织各城区(含新区)城管部门,召开无证燃气经营点整治专项行动动员会,各城区将按属地化原则严管重罚非法经营燃气行为,并加强与相关部门联动,从源头严把居民燃气安全。

据了解,近年来,无证燃气经营者因操作不当,致人煤气中毒屡见不鲜。其中,2014年3月24日,白云小区有人在收集废旧液化气残液残渣时操作不当,导致白云小学部分师生煤气中毒,嫌疑人被警方刑事拘留。

今年5月23日,鱼峰区在查处无证燃气经营点时,因燃气储存条件恶劣,执法人员进入“黑气站”摄像取证时吸入过多泄漏的燃气,导致一氧化碳中毒。在动员会上,市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分析,对于无证气站执法反复取缔难的问题,一是部分市民用气安全意识淡薄,贪图便宜通过电话(代充)送气上门,却没有考虑不合格气瓶存在漏气、甚至可能发生爆炸以及短斤少两等情况;二是无证燃气点经营手段隐蔽,大多“黑气”点实行燃气经营与储存分离,通过电话从仓库调货送至用户家中,现场查处的“黑气”寥寥无几;三是“黑气”频频流入市场,缺乏从源头查处机制。

该负责人表示,为依法规范燃气市场秩序,建立燃气安全长效管理机制,各城区执法局要联合公安、消防等相关部门,加大查处本辖区无证经营燃气行为,重点治理在市区重点路段、人口密集区、城乡结合部经营存储燃气的行为。此外,对辖区内的燃气从业单位和个人,涉及燃气、液化石油气储存、运输、经营、充装等各个环节进行综合整治、拉网式大排查,对经营站场相关证照不全,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取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