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晚,柳州市雀儿山路铁道口东侧路段,发生泥头车与电动车碰撞事故,电动车乘员一死一伤,而伤者现状也令人揪心。该起事故怎么发生?记者会同柳北城管、交警夜间实地探访,追寻悲剧发生的片段场景。
两青年被撞一死一伤
据罹难者亲属介绍,7月8日晚在事故中被撞致死的男子年仅25岁,一同搭乘电动车的伤者系其女朋友。伤者送至广西科技大学一附院救治,诊断为盆骨粉碎性骨折,肺部有少量出血,伤势较重,先行垫付的1.8万元医药费当晚就已用完,经过催促,肇事方向医院交付了1万元医药费。
“现在还没有做手术,先在ICU抢救治疗,力求脱离生命危险。现在开支如此巨大,肇事方交纳的1万元,估计只能维持1、2天治疗费用。”如何解决伤者的医疗费用,成为家属非常头疼的问题。
更让人揪心的是,由于盆骨粉碎性骨折,即使花费不菲的医疗费,伤者今后能否顺利康复,还是一个未知数。
事发之地拐弯处无路口
“大货车块头那么大,后视镜又高,并且存在一定观察盲区。”柳北区扬尘治理办公室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
8日当晚事发的泥头车,为去年才亮相的新型智能渣土运输车,由东风柳州汽车公司生产改装,并非车况不佳的残旧泥头车。综合目击者描述和现场情况,事发当时,泥头车在雀儿山路铁道口东端,直行时调头拐弯,冲上约10厘米高的阶砖,进入铁路旁边的待开发绿化区域。电动车则是正常直行。
由于泥头车拐弯入口并没有其它道路,如果电动车与泥头车相伴行驶,往往不会想到泥头车会突然拐弯,而泥头车司机拐弯时,显然没有通过后视镜发现并排行驶的电动车。直到目击者大声喊叫之后,才意识到发生了交通事故。
9日晚,记者与柳北区扬尘治理联合执法人员,在现场查看时发现,事发路段没有车辆出入的提示标志,路灯光线明亮。但事发之处旁边,恰好有一排树木,将路灯光线部分遮挡,如果泥头车司机拐弯时通过后视镜,观察路边路况时,电动车有可能行驶在该黑影区域,司机难以发现。
违规运输渣土车连连被查
“发生事故的地方,渣土车前几天刚刚被查两次,被扣了3台渣土运输车。”柳北区“三车”整治执法人员称。
记者从柳北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获悉,针对建筑垃圾运输车、散料运输车、水泥罐车违规行为,由城管、公安、交警、运管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组,几乎每天都在路面巡查,尤其是在夜间泥头车违规的高发时段。
一周前的一个晚上,巡查人员在巡查过程中,在雀儿山路铁道口东侧,发现有渣土运输车(俗称泥头车)正在作业,要求提供渣土准运证时,对方无法提供。根据柳州渣土管理办法,渣土运输具有严格规范要求,必须办理准运证,证件注明运输时间、行驶路线等信息,并且要求一证一车,不允许其他车辆借用,拥有准运证的泥头车必须按照规定线路行驶,即使偏离线路运载,也视为无证违规行为受到处罚。
这辆违规泥头车被查处之后被处以5000元罚款。事隔数日,联合执法人员又发现有2辆泥头车在此出现,继续违规作业,并且无法提供任何手续。这2辆泥头车也被依法暂扣。柳北城管执法人员称,被查处的3台泥头车,都属于老式建筑垃圾运输车,已不允许在市区范围内运行。
“这里的铁路边原来是一大片荒地,不少人在此开垦种菜,最近才平整清理土地。”柳北区“三车”整治执法人员称。“短短几天时间,雀儿山路铁道口东侧连续查处两次,暂扣处罚3辆泥头车,没想到7月8日晚就发生一死一伤的交通事故。”
今年上半年,柳北区“三车”整治执法人员就查获违规车辆350辆。“其实当事人明知违规,并且处罚会很重,但是总会有人抱侥幸心理。”柳北区扬尘治理办负责人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