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开“药方” 防止“病”复发

——深思河东村上茅洲屯一带抢“种”房子被拆除之后

 

哪里有征地拆迁,哪里就雨后春笋般地“长”出房子;哪里有重大项目上马,哪里就有以“种房”来“博一博,单车变摩托”的侥幸心理……在毗邻环江滨水大道的河东村上茅洲屯一带,一些人就想以抢“种”房子来成为不劳而获的暴发户。7月8日,城中区组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等多个部门联合对河东村上茅洲屯一带抢“种”的房子实施强制拆除,彻底打碎倚“种房”生财之梦。

现象:"四无”违建一夜高楼平地起

在“种十年田地不如种一间房”的错误思想的影响下,一些投机取巧的人把目光和行动聚焦在“种房”生财上,有的在重大项目周边抢“种房”,有的在征地拆迁红线范围内“种房”,有的在城市道路主干道旁边“种房”,五花八门,形形色色。

据城中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一名执法人员介绍,河东村上茅洲屯一带“种房”的地方原是一菜地,种有玉米等作物,但在今年6月中旬,一些人便铲除了菜地,一夜高楼平地起。这些抢“种”的房子都由单砖砌建而成,上下楼层用竹子、薄木板等支撑和隔开(见下图)。这些房子的显著特征就是房顶无钢、地下无桩、墙上无窗、墙缝无浆。

“这些‘四无’的‘纸房子’主要是当事人想趁机捞一把拆迁补偿款。”这名执法人员说,“纸房子”的抢建速度相当快,一般两三天时间就可砌成了。这些“纸房子”影响自然生态环境,挑战法律法规底线,破坏城市规划秩序,必须亮“利剑”,割掉这些长在城市之身的毒瘤。

行动:长”出的“楼脆脆”被拆除

“对一夜间‘长’出的这些‘楼脆脆’,坚决要以最快的速度给予拆除!”城中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组织勾机拆除了河东村上茅洲屯一带七栋抢“种”的房子,总面积1.4万多平方米(见上图)。

记者注意到,这些被拆的违建房的外墙都没有进行粉刷,砖与砖有粗缝,没有泥浆。据执法人员说,这些“楼脆脆”基本上都在三层以上,面积最大的一栋有5000多平方米。其中有一栋是在有证房屋上包了一层“楼脆脆”,形似“乌龟壳”。发现这些“楼脆脆”正在砌建时,执法人员便立即责令其停工,并扣留了施工工具,但执法人员一走,施工又热火朝天了。

“前段时间下雨,有的‘楼脆脆’就发生了坍塌,安全隐患令人担忧。”这名执法人员表示,只要是违法建筑,无论“种”在哪,无论以什么样的方式“种”,无论是谁“种”的,都将一律被拆除。请那些幻想以“种房”发财的人彻底打消邪念,否则,“种房”的投资定会打水漂。

思考:种房”职业化怎又卷土重来?

据执法人员介绍,河东村上茅洲屯一带抢“种”的所有房子都是由同一批外来的专业施工队建设,“种房”的职业化、专业化又有死灰复燃的势头。这些抢“种”的房子直至被拆除,都没有房主来认领。城管部门调查时发现,“种房”投资成本低,每平方米150元至200元,一旦“种房”成功,利润巨大。正因为有丰厚的利益,许多人铤而走险,“种房”屡打不绝。

“因为利益使然,‘种房’变成了当下一种会传染、能传播的‘城市病’。”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说,城管执法部门要第一时间控制和查处抢“种”的房子,把其消灭在萌芽状态。

2013年我市开展严打“两违”“风暴行动”时,已形成了严打“内鬼”和“外鬼”等有效机制,建议运用好这些机制,把违规“种”的房子连根铲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