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踏穿行让绿化带很“受伤”

——由绿化部门修复绿化带受阻说起“填平补齐”项目

8月中旬,市绿化工程处工作人员在修复桂中大道三华庄园小区门前一处绿化带时,遭到附近门面经营者阻挠。工作人员报警,警方赶到制止了阻挠行为。为及时修复绿化带,绿化工程处实施了“填平补齐”项目,此行动实施了12年。记者近日进行了走访调查。

多处被毁绿化带已获修复

8月15日上午10时许,记者在城中区文华中学对面的人行道上看到,之前被损坏的绿化带已重新种植绿色植物,设置了新的隔离栏,以保护绿化带。

8月12日,市绿化工程处工作人员到此修复绿化带时,一家杂货店的老板说,若要重新种植绿色植物,好不容易踩出来的泥路又没有了,不方便顾客到店购物,故不让工作人员开展修复作业。记者在该处看到,长达200米左右的绿化带设置有一处供人进出的通道,但有少部分人图省事不想绕道,直接踩踏绿化带到店购物。

记者从市绿化工程处了解到,我市不少绿化带因起到隔离人行道与车道的作用,于是被贪图方便的市民踩踏穿行,造成部分植物被踩死、泥土被踩实,绿化带被踩出一条通道的情况。

在城中区窑埠古镇,一位经营拉面的老板告诉记者,有不少市民将车停放在车道边,图方便直接踩踏绿化带进入古镇游览。虽然人行道与车道间设有出入口,但就是有人不愿多绕一些路。窑埠古镇路段非机动车道上的绿化带,虽然设置了隔离栏,但仍有大量植物被踩踏后倒伏,泥土被踩实。

在鱼峰区龙潭路,住在龙潭小区的黄女士说,在龙潭路路口至龙潭公园这段约1公里的路段里,绿化带也有近十处被踩踏出来的“疤痕”。虽然绿化工人之后都会补种植物,但没过多久植物又被踩踏死了。直到今年年初设置隔离栏后这些行为才得到遏制,目前已没有踩踏现象和“疤痕”出现了。

修复不停  护绿不止

如何遏制这样的破坏行为,如何保证城市街道绿化带的完好?负责绿化带管理及维护的市绿化工程处副主任樊保说,我市于2004年开始开展“填平补齐”项目,主要由市绿化工程处巡查绿化带被毁情况,并及时予以修复,必要时对绿化带采取保护措施。12年来,修复的绿化带数量已难以统计,至少在500处以上。常见的破坏情况为人为踩踏绿化草坪、绿化植物形成可通行的通道,还有私挖绿化带改建为人行步道等。对于发现的这些情况,市绿化工程处一般都按要求修复,但由于职责、技术和人手等均有限,一直都难以对肇事者进行追查和惩罚,只是进行修复。每年花费在绿化带修复、补种绿化植物上的费用高达百万元以上。多年来难以杜绝绿化带被踩坏的情况发生。经与警方、城管等部门联合研究决定,并报市政府同意,今年以来,开始设置隔离栏,从试点到现在全面推行的情况来看,效果较好,市民任意穿行、踩踏植物的现象已经大减,原先踩踏绿化带较严重的龙潭路、桂中大道等路段,绿化带基本得到了保护。

同时,除了设置隔离栏外,城管部门也加强了巡查,对于毁绿、私挖绿化带改造成道路等情况加大处罚力度,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