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字柳州”迈向“智慧城市”

——我市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应用领域持续拓宽

8月29日是全国测绘法宣传日。当天上午我市组织开展大型主题宣传活动,邀请市民、群众体验“数字柳州地理空间框架”平台,分享我市测绘地理信息成果。

“数字柳州地理空间框架”是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2008年批复的第三批数字城市建设试点。2012年8月,由市国土资源局(市测绘地理信息局)建设、完善的“数字柳州地理空间框架”平台,通过了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验收。

据了解,“数字柳州地理空间框架”也是我市十项基础性信息化工程之一,目标是建设多部门联动的区域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形成柳州市地理信息资源中心,为“数字柳州”服务。4年来,市测绘地理信息局积极做好平台的推广应用工作。目前,该平台已累计为我市14个政府部门建设的28个应用系统提供了地理信息政务服务。

构建龙城“一张图”服务体系

商场附近哪里有停车场、哪些道路有违法抓拍、居民区附近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设在哪……需要这些信息的市民和游客,打开“天地图•柳州”(柳州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众版)便可以轻松搞定。

“天地图•柳州”只是“数字柳州地理空间框架”的一个服务功能。事实上,“数字柳州地理空间框架”由“一库三平台”构成。“一库”即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运行于局域网,满足基础测绘业务需求;“三平台”是指运行于专网服务城市规划、建设的基础版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运行于政务网服务政府管理、应急指挥和领导决策的政务版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以及运行于互联网服务企业和公众的公众版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柳州)。

经过4年来的不断推广和应用,“数字柳州”平台的服务已经渗透到众多领域。

“除了向市民提供基础地图服务,满足老百姓吃、穿、住、行方方面面的应用需求,平台投入使用后,最大的效益是实现政府公共数据的统一采集、加工、维护和共享发布,大幅降低专业部门对基础数据的重复采集、建库和应用带来的成本。”市测绘地理信息局工程师王晓慧说,“数字柳州”为全市各个职能部门绘制了一张“底图”,实现了全市区域的“数字城市”全覆盖,构建起“全市一张图”的地理信息服务新模式。

据了解,“数字柳州”汇集了丰富的地理信息数据,多尺度矢量数据从宏观到微观表达了柳州的现状,通过1:25万的比例图可看清柳州全貌、1:5万可看清城市主要干道、1:1万和1:5000可看清街区、1:2000、1:1000和1:500可看清城市房屋结构和小路。

此外,还建立起实时动态更新机制,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鲜活性。

多时相影像数据真实地反映了柳州发展变化,以河东片区为例,通过“数字柳州”可以看出其从2003年到2013年以来的变化情况。通过地形模型、精细模型和拉升模型,逼真地展现了一个虚拟柳州。

地理信息成果应用持续扩大

我市正在从“数字柳州”到“智慧城市”大转变进程中,“数字柳州”已经成为我市政府加快信息化建设、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战略,未来地理信息将对政府管理决策、社会经济发展、百姓日常生活产生更深入的影响。

“数字柳州”统一了全市信息系统建设的空间定位基础,统一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处理标准。我市借助一个权威的、统一的、现势性强的地理空间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以“一张图”模式整合集成区域内的信息资源,充分发挥平台服务和再开发功能,以“滚雪球”的应用模式带动数据和服务共享,为应用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统一的可以共享的地理信息数据。以此推进电子政务系统建设,解决了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孤立单一、不能共享的问题。

“数字柳州”在服务我市经济发展方面的成效可圈可点。比如,市发改委在重大项目管理过程中,需要展示项目的空间位置信息,传统的做法都是利用图片标示点位。利用“数字柳州”平台上的在线标绘功能,可以直接在地图上标绘出具体的项目,并能录入项目介绍、业主单位、投资额等属性信息。此外,通过叠加土地利用规划图斑,辅助新项目的选址规划。

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集约用地方面,市国土局利用平台提供的基础数据资源,建立了国土资源综合监管系统,实时动态掌握项目用地的报批计划、批复成果、征地情况、供地情况,实现了土地资源“批、供、用、补、查”的全程监管。

应用“数字柳州”,项目审批时间、项目实地勘测的成本也大幅减少。比如主要服务于基建项目的地震环节审批的“地震小区划应用系统”,系统建设前,审批工作需要实地勘测,一般需要2个专业人员1天的工作量及1台工程车的成本。通过“数字柳州”平台提供的数据资源和功能接口,搭建了小区划系统后,审批工作仅需1个大厅工作人员5分钟就能完成。同时,建立了现势强的地震应急数据库,为城市应急联动提供数据支撑。

市计生委基于“数字柳州”提供的数据资源,将全市370多万人口落实在地图上,实现以图找人。“数字城管”系统将城市划分为若干万米单元网格,实现了对城市公共区域管理的精细化和动态化。鱼峰区网格化系统将网格化管理思想延伸到社会管理领域,将300户居民划分为一个网格,对网格内的人、地、事、物、组织进行精细化管理,构建全覆盖的网格化社会管理体系。

市测绘地理信息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数字柳州”下一步的重要工作是实现专题数据的共享和交换,通过专题数据的共享和交换来丰富平台数据资源,并与市工信委的大数据管理平台和政务云结合,共同对外提供服务,带动部门应用及综合应用建设。在纵向上,开展数字区县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拓展应用的广度与深度。促使“数字柳州地理空间框架”升级转化为智慧柳州时空信息云平台,推动“数字柳州”向“智慧柳州”迈进,形成合众连横、互联互通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