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说不尽 四季唱欢歌

——市园林局深入推进“花园城市2.0版”建设

去年4月,市民游览河东公园。

去年5月,园博园美人蕉盛开。

去年8月,柳侯公园引进的彼岸花开放。

去年11月,三门江大桥环岛的花境。

去年12月,市民在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漫步。

去年4月,河东公园紫荆花盛开。

今年1月4日,窑埠古镇附近的大惠龙山登山步道即将完工,从山上眺望柳州夜景,灯光闪烁美如画。

“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翠绿色的花纹。”小学课本里的《翠鸟》深深刻印在很多中国人的心中。如今,这种对环境要求高、害羞怕人、在深山溪涧筑巢的鸟类却飞进柳州,在这个工业城市的中央筑下巢穴。这里蓝蓝的天幕下一年四季繁花盛开,浅水滩里的小鱼、岸边的山楂树,对野生鸟儿有着莫大吸引力。2017年元旦小长假,20多名中外摄影爱好者齐聚雀儿山公园拍摄翠鸟,鸟与人近距离接触,人与鸟和谐相处,其乐融融。

在过去的2016年,为了吸引更多鸟类前来筑巢,市园林局对雀儿山公园进行了改造,种植更多浆果类树木,为鸟类提供丰富的食物。而公园改造,则是“花园城市2.0版”建设的内容之一。

公园改造服务提升

“花园城市2.0版”建设持续快速推进,其思路是“扩量、提质、树品牌、创特色”,加大绿地面积总量,对原有绿地改造提升,打造“一江抱城山水美卷,紫荆花园人间仙境”全市性植物风貌特色,打造一年四季园林植物特色景观。

在“提质”方面,2016年我市公园改造建设可谓风风火火。龙潭公园卧虎山内环线建设完成,游客欣赏美景、锻炼健身“不走回头路”;风雨桥景点亮灯,游客夜间也能游览公园了。雀儿山公园南片区道路建设完毕,游客沿平整的道路可以绕行茶花园赏花;改造原有封闭性人工湖,增加生态湿地面积吸引野生鸟类;游乐场投入试运营,摩天轮等娱乐设施吸引众多游客。市动物园增加动物笼舍、改建基础设施,获评国家AAAA级景区。在各大公园新建“爱心妈咪小屋”,给带孩子逛公园的年轻妈妈提供便利。蟠龙山、大惠龙山、马鹿山、笔架山4座石山新建、扩建登山步道。河东公园、人民广场、沿江路、东堤路等多处安装木制座凳270张,木制座凳夏季不烫人、冬季不冰手,游客休息更方便。

2016年我市各大公园在原有品牌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精品建设。柳侯公园在建园110周年之际推出历史图片展,作为柳州市区内古树最集中的区域,历史文化名园建设融入了几代柳州人的情感与回忆;中华园在2017年元旦期间免费对外开放,同时推出精品兰花展。柳州园博园郁金香花展日接待游客量突破12万人次。

改造提升离不开园林职工的精细化管理。2016年市园林局组织了白蚁防治、苗木修剪造型、水生花卉培育、古树名木树洞修补及防治等专项技能培训与园林技能大赛。在植物休眠期间,各城区园林绿化部门共修剪60多条道路的行道树6万余株;在植物生长期期间,共修剪50多条道路的行道树1万余株。推进填平补齐工程,弥补城市绿化疏漏,至2016年10月,共出动1.6万人次、2891车次在桂柳路、文昌路、东环大道等,增种、换植红枫、蓝花楹、黄槐等各类乔灌木98.1万株,地被6.7万平方米。

在接下来的2017年、“花园城市2.0版”建设的关键之年,我市将充分依托市区独特的自然景观优势,根据各公园定位,强化精品意识,完成龙潭公园春花岛、苗寨改造,启动雀儿山公园茶花园以及河西公园二期公共园区建设,实施柳侯公园、鱼峰公园以及园博园升级改造,积极推进动物园改扩建工程、城市广场喷泉改造和沿江瀑布群大修技改工程,不断提升景区服务水平,打造精品园林景观。同时,新开工建设横漏山公园、螃蟹岭公园、官塘湿地公园、桂中公园等,为市民提供数量更多、环境更优美的休闲娱乐空间。

观花景点遍布街头

柳州春季紫荆花季是“花园城市2.0版”的主打品牌,是柳州新的城市名片。2016年从3月初开始,对紫荆花季开始时间的预测已经吸引了全国各地摄影爱好者的注意,开花期间,柳州的大街小巷满是背着包、拿着相机的游客。他们或微笑、或陶醉,尽情享受粉红色春季的美好时光。

据了解,目前我市市区内共种植宫粉羊蹄甲(紫荆花)24万株,是国内种植宫粉羊蹄甲最多的城市。紫荆花季的最美赏花点也被市民发掘出来,在原有大株紫荆花树的基础上,2016年我市在柳东新区花岭大道、双渔汇北侧绿地等7片紫荆花林中共计种植紫荆花4500多株,呈抱团式、片状、带状种植,花树高低错落、前后形成交织,形成连片景观效果。

几条景观效果好的街道将赏花节点串接起来,形成了精品赏花线路。目前在建的文庙、蟠龙山紫荆精品观赏线路将文庙打造成紫荆观花广场,建成以文庙广场、小桃源北门、蟠龙山公园为中心的3个观赏点。以滨江东路、滨江西路、沿江景观步道、水南路、夫子路作为观赏线路,以点带面并串联成线,将驾鹤小桃源、文庙、蟠龙双塔、窑埠古镇、柳江江滨等柳州著名景点相连接,形成优美壮观的紫荆花季观赏线路。

街道美不胜收,街头公园、小游园就像点点珍珠点缀其间。这些绿地种植的各类开花植物,充实了“花园城市2.0版”的内容,让城市美化绿化“不留死角”。据统计,2016年我市完成了城市道路绿化、小游园等24个项目;组织6次大型义务植树活动,共1万余人参与;种植紫荆花、美丽异木棉等树木1.37万株,发放植树宣传资料5000余份,是历年来组织次数最多、植树数量最大的年份。

引进植物新奇不断

赏花、种花融入市民的生活,2016年我市生态式厂区、花园式庭院、花园式小区、优美阳台的评比拨动市民爱美之心弦。各类色彩多样的多肉植物、盆栽植物走进市民生活,更多新奇的开花植物在柳州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下茂盛生长。

除了主打的羊蹄甲属、木棉属开花植物,多种颜色的花朵出现在柳州街头。为提升彩化植物景观效果和满足市民观赏需求,2016年我市有130多万盆盆花摆放在街道、广场及重要节点。在三门江大桥两端、莲花公园、江滨公园等地,道路节点、公园、小游园里出现了名为“花境”的园林景观。“花境”模拟自然界中林地边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用树丛、树群、绿篱、矮墙或建筑物作背景,植物颜色丰富、形态优美,符合现代人们对回归自然的追求,也符合生态城市建设对植物多样性的要求,是园林园艺布景艺术的升华。

花朵盛开、彩叶轻舞,1万多株日本红枫、鸡爪槭、三季红红枫、紫荆、巨紫荆、黄花风铃木、蓝花楹等植物种植在柳州街头,鲜艳的红、靓丽的紫、明亮的黄、天空的蓝,给柳州大大小小的花园添上活泼的色彩。市花三角梅这一类植物贡献出多种色彩,水红、紫红、大红色的三角梅1.6万株开出艳丽的花朵。炮仗花、长穗紫藤、异叶爬山虎等10余个攀岩植物3000株沿着立交桥、防洪堤、花架向上攀爬,整个城市的立体空间内都开满花朵。

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契机、乘着“花园城市2.0版”建设的春风,柳州城市风貌正在发生变化。目前我市已启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市园林局已根据住建部《国家园林城市系列申报与评审办法》及《国家园林城市系列标准》,牵头编制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方案和任务分解表,力争通过5年建设,把柳州建设成为更美、更宜居的缤纷花园之城、灿烂人文之城、绿色生态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