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间平房装满“隐形炸弹”

执法人员现场查扣来源不明的燃气264罐

查扣的无证燃气统一运输、存放。

“黑气”指的是缺斤少两,气瓶检验不合格,气质不纯的罐装燃气,如果掺了二甲醚,对角阀、胶管、燃具都有损害。而非法储存、运输、经营、分装无证燃气同样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昨天,记者采访得知,连日来,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根据市民举报信息,对市区背街小巷排查的“黑气”窝点开展“收网行动”,昨天在磨滩路华升停车场内的4间平房内,共查扣来源不明的罐装燃气264瓶。

查获264罐来源不明燃气

昨天上午10时许,一辆蓝色的厢体货车停在磨滩路华升停车场内的平房旁,一名男子正在往车厢装载罐装燃气瓶。这时,守候在附近的市城管执法支队执法人员迅速出击,现场查获一批来源不明的燃气。经仔细排查,执法人员在旁边4间出租的平房、一辆报废汽车车厢内共查扣大大小小燃气264瓶,其中空瓶、满瓶燃气各约占一半。此时,两名当事人已借机离开现场。

记者在现场发现,该燃气窝点毗邻居民区及加油站。租住在平房隔壁的一家人表示,平时只是看到有货车频繁进出装卸燃气,至于有无相关证照存储燃气,他们并不知情。

据了解,经过城管、公安等部门的大力整治,利用门面兼营无证燃气摆放的气罐少了,无证燃气转入更隐蔽储存点,实行电话联系分销。执法人员判断,该燃气存储点为临时中转站,从周边县份非法运输来的满瓶燃气在此存储,然后分销到无证燃气经营点。同时,使用过后的空瓶也在此存放,再转运出去充气。一旦出现燃气泄漏,后果不堪设想。

7瓶变8瓶获取暴利

当事人为了逃避执法查处,竟利用车厢作为“移动燃气存储点”,却难逃法网。昨天上午11时许,执法人员在清点燃气钢瓶时发现,现场遗留了阀门、胶管及电子秤等燃气分装工具。

据专业人士推测,该分装点应该是低价先采购一批无证燃气瓶后,再用7瓶满气的液化气分装到1瓶空罐里,分装时为了不从一瓶内过多取液化气,需要边取边用电子秤称每瓶重量,平均每罐只取2斤左右,然后再用伪造的正规燃气字样的塑料膜封装。如按正规燃气的市场价卖出,分装出的1瓶燃气可获利上百元。

对此,执法人员提醒市民,切勿贪图便宜购买使用来源不明的燃气,它不光存在缺斤少两问题,还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从瓶身标识辨别真假燃气

执法人员现场查处的燃气窝点涉嫌包括非法存储、分装、经营、使用过期钢瓶等多项违法事实,查获的燃气钢瓶统一由正规企业运送到指定地点存放,并通知当事人前去接受处理。柳州市桂中燃气有限责任公司一姓覃的负责人介绍,钢瓶一般为每4年检查一次,使用年限为12年,现场出现最早钢瓶的生产年限为1998年。居民使用过期钢瓶,因气压过大可能存在燃气泄漏等安全隐患。

该负责人表示,市民可从瓶身标识辨别真假燃气。一是罐顶没有曲面的,这种罐都已报废,不能在市面上流通。二是检查永久性钢印。检查钢瓶瓶颈处有无永久性钢印,而“黑气”钢瓶一般无此钢印。三是检查瓶身标识。检查瓶身上有无喷涂各供气单位的专用瓶图形标识,各液化石油气供应公司的专用瓶图形标识。四是可通过检查钢瓶阀门下是否有铝制的检验标识牌,标识牌上内容包括:检测单位、检测时间、检验有效期等。同时,市民也可通过钢瓶上的制造日期来判断钢瓶是否已到了报废期。五是凡“螺丝瓶”一定是过期瓶,因为这种燃气钢瓶在2007年就已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