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记者从施工工地黄土覆盖问题整治工作推进会上了解到,全市工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拆迁公司等单位,在施工降尘处理、裸露黄土覆盖等方面要达到七个百分百的标准。届时,由市住建、城管、环保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组将对各建筑工地开展巡查,将存在问题的建设、施工单位列入“黑名单”(详见晚报5月16日10版)。16日,记者走访城中区等城区了解到,部分建设、施工单位已按要求覆盖黄土。
城中区对裸露黄土覆盖
黄土裸露是引起城市扬尘的原因之一。16日上午,记者走访环江滨水大道A段发现,城中区城管执法人员正在安排工人,对路边一处近700平方米的黄土覆盖防尘网。执法人员表示,该黄土为施工遗留的“尾巴”。而在江滨水大道靠近鹧鸪江大桥旁的黄土已全部覆盖防尘网。执法人员介绍,该处为征地拆迁现场,下一步将设置围栏,禁止外来车辆非法倾倒垃圾。
在桂中大道延长线,正在建设的纬11路施工单位对周边裸露黄土已覆盖。施工单位一梁姓的负责人表示,文明施工、规范作业是为了柳州更美丽、更宜居,全力支持政府从源头治理扬尘。而记者发现在该路中段的一工地,高出地面的黄土坡未进行防尘处理。
据了解,连日来,城中区城管部门对鹧鸪江大桥周边以及双拥路、桂柳路等54处裸露的场地开展防尘治理,覆盖面积约5900平方米。另外,鱼峰、柳南、柳北、柳江、柳东及阳和辖区也陆续对裸露黄土进行覆盖。
整改不达标的单位将予以曝光
规范建筑垃圾处置,有效治理扬尘。记者从市城管执法支队扬尘治理组了解到,我市按住建部相关要求,强化市区城市道路、施工工地扬尘治理,严防黄土裸露导致的扬尘污染,推动标本兼治城市扬尘。另外,对于审批通过的临时建筑垃圾消纳场,各城区(含新区)相关部门联合市环卫建管站,对未建设使用冲洗平台、冲洗设备,进出口道路不硬化,不按规定设置边界等标识的消纳场业主要及时通知整改,确保车辆“净车”出场。
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表示,从6月1日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规定,各城区(含新区)执法部门要对辖区内各类建筑工地黄土裸露现象实行严管重罚。市城管、住建、环保部门也将适时抽调人员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各城区(新区)建筑工地黄土裸露整治工作进行督查和检查,对那些不按要求整改的建设施工单位予以曝光。
此外,进一步规范辖区内市政及拆迁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杜绝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围挡不规范、黄土裸露及拆迁工程项目施工后建筑垃圾清运不及时、不覆盖等问题的存在。届时,联合检查组也将对存在此类现象的城区进行督促整改及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