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的是意识 减的是存量

——看我市清理整治违法建设“飓风行动”演绎“加减”辩证法

昨天,全市清理整治违法建设“飓风行动”进入第四十天。

40天,“飓风行动”波及城乡,倒下的是五花八门的违建。

40天,“飓风行动”震慑四方,立起的是城市规则的回归。

加——风潮涌动慑人心规则意识在“长”

桂柳路华远岚山小区一名住户在楼顶违法加建,被拆后又重建。结果近日被城中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执法人员实施了拆除,引发广泛关注。“这种‘拆了又建、边查边建’行为就应该重点打击,绝不让这种趁机抢建行为成气候。”华远岚山小区一名姓覃的居民说。

城中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一名执法人员说,以前打击违建常陷入“拆了又建、建了又拆、边查边建”的怪圈。如今,在“飓风行动”的强烈震慑下,这个怪圈正在“萎缩”。有的当事人开始停止违建,有的开始主动自行拆除违建,有的不敢明目张胆地进行违建,有的开始转行其他合法生财渠道。

“‘飓风行动’打消违建当事人的侥幸心理,对人心是一场洗礼,形成了‘拆除一处、震慑一片’之效。”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一名负责人说,伴随着“飓风行动”的深入,“五种意识”(城市的规则意识、城市的秩序意识、法治意识、文明意识、举报意识)有所增强,特别是举报意识明显增强,“飓风行动”开展以来,举报不断,人人都成了监控违法建设的“电子眼”。

减——风卷残云扫违建违建存量在“瘦”

各城区(新区)围绕“控新增、消存量、零增长”的目标,对“飓风行动”优先整治的八大类行为进行全面扫荡,发现一处、查处一处、拆除一处,违建存量在不断地减少。

来自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的初步统计,“飓风行动”开展40天以来,市区拆除违建的总面积已突破35万平方米。“飓风行动”正以摧枯拉朽之势向纵深推进。

按照《柳州市清理整治违法建设“飓风行动”总体工作方案》,本次“飓风行动”要求对全市违法建设治理做到全覆盖,整治违法建设比例不低于现有存量面积的50%。确定整改对象并鼓励自拆整改,对拒不自拆的依法开展强制拆除或没收实物。

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一名负责人表示,各县(区)、新区在完成现有存量违法建设50%拆除任务基础上,还要对2013年以后立案的违法建设全部拆除,对2008年至2013年期间立案的违法建设要求大部分拆除。市城管委办公室将加强对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和考核,对工作开展积极、治理成效显著的予以通报表扬并总结推广其先进经验,对工作开展不力、逾期不报数据或瞒报、伪造数据的,予以约谈、警告或通报批评。

目前,“飓风行动”的重点在聚焦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设的同时,还要快速启动对违法建设的行政处罚,逐步消化存量的违法建设,力争在2019年底完成住宅小区和城中村违法建设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