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是为了更好地“建”,“去”是为了更好地“留”。6月9日以来全市开展清理整治违法建设“飓风行动”,去掉了30多万平方米的违建,剔除了依附在城市身上的“老茧”,留下的是城市宜居的环境、城市良好的形象、城市未来发展的空间。
去——剔除城市“老茧” 让违建无力回天
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一名负责人说,对违法建设的打击,我市一直保护高压态势。2013年,我市在全区率先掀起严打“两违”“风暴行动”,各县区(新区)容易拆的违建都被拆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一些城市“老茧”,群众都在看,看我们能不能在“飓风行动”中把这些“老茧”剔除掉、剔除干净,并不让“老茧”重生。
记者了解到,在“飓风行动”中,各县区(新区)对环江滨水大道、五指山脚等一些重要城市道路的违建进行颠覆性的打击,特别是对2013年以后立案的违法建设进行了拆除,对2008年至2013年期间立案的违法建设进行了拆除……违法建设是城市脸面上的“老茧”“脓疮”“疮疤”,不仅破坏城市的统一规划和城市景观,而且是一种破坏性建设,影响城市建设发展的正常秩序,它们被去掉后,留下的是城市良好的管理秩序和环境。
“剔除城市‘老茧’,必须要用利刀。”这名负责人表示,目前,“飓风行动”正向违法建设的“深水区”挺进,各县区(新区)要用“一竿子插到底”的精神,半路不要打“瞌睡”,不要让违建有得以喘气的机会,继续横扫千军,把违建一一清除。
留——拓展发展空间 让正义照心田
清理整治违法建设是全面推进城镇化的现实需要,是中央、自治区对我们提出的刚性要求,是维护、改善城市管理秩序和发展环境的迫切要求……清违事关城市的发展空间,必须借“风”用力,把违建“一棒子打死”。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有关负责人说,违法建设的存在,实质上是少数人通过违法方式侵害公共利益、挤占公共资源,其结果是“违法得利,守法吃亏”,这严重破坏了社会运行规则,损害了社会公平正义。开展“飓风行动”,拆除违建,是维护和保障大多数群众利益的正义之举,通过拆违,拆出发展新空间、拆出城市新形象、拆出百姓新实惠。
经过“飓风行动”的扫荡,一些在重点工程、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内抢建、加建、扩建的违法建设被拆除了;一些在外环路沿线、城市进出口及市郊乡镇村庄违法占地的违法建设被拆掉了;一些侵占公共道路、广场、绿地等占压城市规划控制线的违法建设被铲除了;一些挤占消防通道、影响公共安全、存在严重质量安全隐患的违法建设被摧毁了……留给城市的,是发展的空间;留给社会的,是公平正义;留给百姓的,是公共利益。
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一名负责人表示,违法建设被拆除后,各县区(新区)要及时清理拆后垃圾,分门别类利用好违建拆除后腾出的土地,宜耕则耕,宜绿则绿,宜建则建,做到拆除一片违建,腾出一片空间,用好一片土地,拆后土地利用率达到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