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落实责任,加压提速;外,点面结合,大胆亮剑。我市清理整治违法建设“飓风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从6月9日至7月20日,全市拆除违建总面积54.65万平方米,其中市区41.47万平方米。这意味着平均每天拆除违建面积10000平方米。
内——落实责任强化联动
“‘飓风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从内来看,关键是压实了责任,加强了联动。”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一名负责人说,各城区(新区)成立了“飓风行动”工作小组,按属地化管理原则,明确了责任分工,深入、严厉、持续地开展打击行动,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设。同时,我市还构建起了各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召开工作联席会议,重点督办违法建设严重区域,深入开展打击“内鬼”行动。
这名负责人表示,领导干部要与所在单位党组织签订保证不参与违法建设活动、不为违法建设讲情的承诺书。下一步,要扩大承诺书的签订范围,完善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对共产党员及国家工作人员带头参与违法建设的案件,切实做到露头就打,一追到底,严肃执纪问责,定期曝光。定期不定期对“飓风行动”相关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对敷衍塞责、履职不到位的单位一律通报批评,确保“飓风行动”一抓到底。
外——切除“毒瘤”打出正气
从外来看,各城区(新区)纷纷亮剑,点面结合,许多违建被“飓风”卷走。据来自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的统计,6月9日至7月20日,鱼峰区拆除违建面积8.76万平方米、柳南区拆除违建面积7.4万平方米、北部生态新区(阳和工业新区)拆除违建面积6.6万平方米、柳北区拆除违建面积5.77万平方米、柳江区拆除违建面积5.1万平方米、城中区拆除违建面积4.02万平方米、柳东新区拆除违建面积3.82万平方米、融水苗族自治县拆除违建面积4.65万平方米、融安县拆除违建面积3.78万平方米、三江侗族自治县拆除违建面积2.26万平方米、鹿寨县拆除违建面积2.1万平方米、柳城县拆除违建面积0.39万平方米。
“正气压住了邪气!”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一名负责人表示,目前,“飓风行动”进入攻坚克难阶段。从外来看,下一步要完善外部举报监督机制,健全和完善违法建设举报制度,公布举报电话和信箱,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采用电话、书信、电子邮件等形式反映问题,举报违法建设行为。要把拆除环江滨水大道沿线可视范围内的违法建设作为重点,坚决啃掉牛车坪、九子岭、八卦岭这些老大难区域的“硬骨头”,确保“飓风行动”形成压倒性态势。要盯住群众举报的违建,加大曝光力度,让违建真正成为“过街老鼠”,推动“飓风行动”再加热再升温再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