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城市牛皮癣”的小广告,是城市里久治难愈的“顽劣疾病”,居民楼、电线杆、公交站牌、地面等处都可看见其活跃的身影。小广告不仅影响着市容市貌,其所发布信息的真实性更是无从考证。
近日,我市进入了创城的关键阶段。全市各级各部门联合街道、社区、物业正在快马加鞭地清理着暗藏在城市各个角落的小广告,但小广告却保持着春风吹又生的“韧劲”,并玩起了“游击战”。
昨日,记者走访了柳北区桂景湾路水天一州等多个小区发现,在小区楼道口、电线杆等处依旧存在小广告的身影,其中以开锁、贷款、买卖住房、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业务、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业务等广告为主。
水天一州三栋一单元住户柳钱钟告诉记者:“小区楼道里的墙面被小广告弄得一片狼藉。本来下班回家心里是高兴的,但远远看到楼道口被贴得像个贫民窟,回家的兴致立刻减了一半,应该出台政策严惩小广告。”
当日,记者先后前往柳南区西环路中山花园小区、柳南区航一路来福新居、柳北区胜利路胜利小区等多个小区发现,虽然居民楼、电线杆、垃圾桶等处已留下了多个“补丁”的痕迹,但仍有小广告不断地往上贴、往上写。面对被小广告弄得“伤痕累累”的小区,许多居民愤怒不已。
“贴一张小广告只需几秒钟,但清除一张小广告则需要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一张小广告的成本只需几毛钱,但清除一张小广告却要花上几元钱甚至十几元钱。我们处理小广告的时间成本与金钱成本,都远远大于制造小广告的成本。”柳北区雅儒街道富康社区工作人员道出了与小广告“开战”所面临的困难。
市城管执法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市小广告多以房屋出租、商业信息、招聘求职等内容为主,而张贴这些小广告的不法分子大多在晚上出动,并且把小广告装在包里或车里,很难被发现。“不法分子发现张贴的小广告生命力不够‘顽强’,现在他们要么选择位置十分刁钻的地方张贴,要么以喷涂的方式制作,这给清除小广告又增添了不少难度。”
据市城管执法局负责人介绍,我市针对违法小广告分三类进行综合整治:一是对实行市场化清理范围内的违法小广告组织开展全面、彻底的清理整治行动;二是对“三无小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的小广告,创新长效管理机制,采取措施开展综合整治;三是疏堵结合、以人为本,对确定有民生需求的区域,科学、合理、规范地设置便民信息栏。
“对于我市小广告的治理需要标本兼治。”市委文明办负责人告诉记者:“小广告屡治不灭,主要原因就是治标不治本。我们必须要加强监管与宣传,营造出小广告人人喊打的局面,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建立检举揭发制造小广告违法行为的奖励制度,加强对违规者的惩处,从根本上杜绝小广告的‘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