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万”不是个普通数字,而是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运行四年多来发现解决城市管理问题的智慧结晶。这个数字蕴藏着智能化生成的城市管理新规范、数字化带来的城市面貌新嬗变、精细化促成的城市品位新提升,折射出我市以“智”助推城市管理水平质的提升。
这新规范、新嬗变、新提升不只是“面子”之新,更是“里子”之新。在我市“3·19城市管理日”到来之际,打开数字化城市管理这个“百度搜索”,输入“90万”这个关键词,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运行四年多细画的四道“智”变轨迹跃于眼前,熠熠生辉。
按下“智能键”迈入“数字化”
视频监控实时画面
一座城市要利用科技手段一级级管理 ,以最快的速度响应 ,责任明确 ,管理到位 ,往往事半功倍!2010年12月28日 ,我市按下“智能键”,启动试运行数字城管系统 ,将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引入城市管理工作中 ,应用和整合十几项现代数字技术 ,采用万米单位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 ,创建城市管理监督和指挥两个轴心分离的管理体制 ,让城市管理进入网格化、标准化、精细化行列。
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办公室负责人介绍 ,目前一期已建成了市级监督和指挥平台、四城区二级指挥平台;二期已建成柳东新区二级指挥平台 ,数字城管终端延伸至34个街道(镇) ,284个社区(村);三期将数字城管网络拓展至六县 ,正在推进中。市数字城管平台还将加入“智慧城市”的阵营 ,对数字城管系统进行全方位升级扩容 ,挖掘系统中的“大数据”,实现精益求精、精准发力。
3月18日 ,市城市管理信息中心监督大厅的监控大屏上 ,显示出视频监控实时画面 ,数字城管系统平台正在紧张有序地运转。
在系统网格中 ,清晰地显示着大到一条街道、一座高楼大厦 ,小到一个井盖、一个果皮箱、一根电线杆 ,每个城市部件都有着各自的数字身份证。
“我市数字城管系统按住建部‘九大标准’建设 ,结合柳州实际建立起监督受理、协同指挥、视频抓拍、微信受理等20个业务应用子系统 ,形成了监督与指挥‘两个轴心’分离的城市管理数字化信息平台 ,通过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反馈、核查结案和综合评价七个环节进行城市管理活动。”这名负责人说。目前 ,数字城管区域为柳州市建成区228平方公里 ,共划分为1937个万米单元网格 ,设立84个工作网格 ,并将34.7741万部件信息建档入库 ,这些部件被标注在相应的网格中 ,只要输入相应的代码 ,就可以在市数字城管平台上找到它的名称、现状、准确位置和归属部门等信息。任何部件出现问题 ,系统都会迅速对号入座 ,然后有针对性地解决。
这名负责人说 ,每天发现城市管理“顽疾”600多件 ,四年多来 ,共发现、解决90万个城市管理问题 ,柳州如今呈现出“大街小巷更整洁了、城市环境更优美了、行为举止更文明了、城市管理更精细了”的和谐生态图景 ,引发了市容环境大变样的“美效应”。
启动“智力量”打好“组合拳”
数字城管应用和整合十几项现代数字技术
建立市数字城管平台与各城区、相关委办局及企业等处置单位的有效沟通机制
开通“12319”城市管理服务热线全天候受理诉求
建立20个业务子系统
城市管理需要构成“大城管”格局 ,需要十指握拳。十指握拳才会有力量 ,才能形成城市管理的合力!我市将各城区政府 ,市公安、住建、规划、园林、交通、物价、民政等部门以及供气、供水、供电、通信等企业一并纳入数字管理系统 ,打好城市管理四套“组合拳”,让分散的“智力”形成“合力”,让“合力”变成城市管理“强力”,让“强力”汇成“处置力”。
--打好“机制组合拳”。建立市层面高位监督运行管理制度 ,推动出台《柳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办法》 ,明确工作职责 ,强化工作保障;建立市数字城管平台与各城区、相关委办局及企业等专业部门的有效沟通机制 ,健全四城区平台例会长效机制 ,每两个月组织一次业务工作例会 ,探讨和解决各城区二级平台提出的困难和问题;建立5家通信单位每月首派轮值制度 ,有效推动解决通信类窨井、线缆、立杆等产权难以确定的问题。
--打好“处置组合拳”。强化市、城区专业部门案件的协调处置 ,每年市数字化城管办相关负责人走访市住建委、市公安局等多个部门和企业 ,了解各专业部门处置工作中存在的困难 ,有的放矢地解决困难;制定、完善了《柳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考评细则》 ,通过系统自动生成各城区、市直单位、市级城市管理责任企业绩效考核总体评价和排名 ,并进行月度、季度、年度通报;不断完善《柳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部件、事件立案与处置标准》 ,明确了城市管理问题的结案标准和处置时间 ,针对露天焚烧垃圾污染环境行为等市民投诉类、安全隐患类、时效性强的案件 ,要求处置单位第一时间(主城区内半小时 ,城乡结合部1小时)到达现场调查 ,第一时间处理并反馈。
--打好“整治组合拳”。开展了非交警部门设置的指示牌和废旧烟囱、破损立杆、无主窨井(坑洞)、各类岗亭、液化气经营点等专项普查整治 ,其中清理无主窨井(坑洞)2712处、废弃立杆973根 ,集中解决了一大批影响市民生活和安全出行的城市管理疑难问题 ,维护了整洁、有序、安全的市容市貌。
--打好“共享组合拳”。通过电子政务OA网 ,实现了与各委办局协同办公;通过与“天网”工程监控资源共享 ,实现了现场监控资源的互联互通;通过开发“处置通”APP应用 ,加载到手机终端 ,实现图文数据无缝移动式对接 ,便于专业部门处置和回复;通过与市应急联动中心链接 ,实现了应急与非应急联动的无缝对接;通过与政府热线12345等城市热线资源共享 ,实现了语音、网络的一键切入...数字城管最大限度地实行资源整合 ,实现信息资源的互通、互联、共享 ,充分拓展和发挥现有的资源功能 ,提高了案件处置效率。
“通过打好这四套‘组合拳’,凝聚力和处置力明显提高了!”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说 ,如今 ,我市数字城管已成为城市管理问题处置的“主平台”、城管应急事件快速反应的“主战场”、城市管理服务与互动的“主窗口”,真正实现了城市管理“运作精细高效、部门快速联动、百姓积极参与”的“大城管”格局。
联姻“智囊团”架起“连心桥”
200名市容巡查员每天从早上8时至晚上9时30分巡查
“联姻各方‘智囊团 ’,设法搭建与民生对接的平台 ,让城市管理更好地服务于民 ,让民智民力更好推动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说 ,综观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运行四年的运行轨迹 ,我市已建立了四个平台 ,多形式、多渠道、多范围受理群众的咨询和投诉 ,搭建了一座座政府与市民良性互动的“连心桥”。
-- 搭建“宣传大平台”。为有效务实开展服务民生工作 ,扩大数字城管的群众基础 ,与市民零距离 沟通 ,每年定期开展“3·19城市管理日”大型宣传系列活动 ,多次组织市民参观市级数字城管平台和环卫作业设施;开展清理数管系统积存案件、“三车”整治、清理卫生死角、行道树普查式采集和补植补种等多项专项行动 ,解决一批民生问题;在新闻媒体上开辟“我的城市我的家”专版 ,数字城管“帮帮您平台”和“监督台”专栏 ,以及开展“数管人讲数管事”主题宣传等活动 ,让更多的市民关注、监督、理解和支持城市管理工作。
-- 搭建“热线大平台”。开通“12319”城市管理服务热线全天候受理市民诉求 ,受理包括市政公用设施、市容环境卫生、城市交通秩序、园林绿化、城乡规划管理、环境保护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等11大类170小类部件、事件的投诉、建议、举报、咨询;监督平台按照“一个平台受理 ,部门负责处置”的总体思路 ,对群众反映的城市管理问题 ,实行“统一流程 ,分类处置”。
“12319”城市管理服务热线为此还成功创建我市“青年文明号”,进一步打响了市数字城管平台的服务品牌 ,服务市民能力进一步提高。
-- 搭建“网络大平台”。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信息网站 ,开通“便民通道”“在线受理”“‘柳州是我家’微信互动”等版块 ,加强了与市民的互动 ,体现了阳光办公。目前 ,网站点击量达到143万次 ,收到投诉咨询问题1563起 ,回复率达到100%。
-- 搭建“微信大平台”。开通“柳州是我家”微信公众平台 ,市民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手机微信以文字、图片、语音等形式反映城市管理问题。开通一年多来 ,已有经常性互动微友3408名 ,共应答市民咨询投诉68383次 ,受理城市管理问题7470件 ,为市民提供了便捷、贴心的服务。
倾注“智慧力”下活“创新棋”
“12319”城市管理服务热线成功创建市“青年文明号”
“数字城管”系统
“惟创新者胜。创新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让创新驱动的轮子飞转起来,为城市管理创造治本之策!”智者,勇也。我市把“智慧力”聚拢在创新上,下好“创新棋”,构建城乡数字城管体系。市城市管理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说,运行四年多来,我市数字城管按照“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置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的要求,共受理案件91.40万件 ,立案86.81万件 ,结案85.08万件 ,结案率98% ,数字城管实现了预期效果:数字城管发现城市管理问题的能力比系统运行前增长了12倍;井盖丢失等问题以前3至5天都难以确认责任单位 ,处置问题需要10天半月 ,现在通过系统2至4小时就可以解决 ,工作效率提高了10倍以上 ,解决市民最关心、最迫切的无主危险窨井、雨水箅子、电杆垂线等疑难、存在安全隐患案件6万多件。下一步我市将下活三步“创新棋”,给城市管理插上腾飞的翅膀。
--下活“升级棋”。以我市创建“智慧城市”为契机 ,逐步将我市的“数字城管”向“智慧城管”升级 ,建立城管执法综合信息、决策分析、网上审批等应用系统 ,建立起“大城管、大执法、大数据、大民 生”的城乡数字化城市管理体系。
--下活“信息棋”。我市将运用城管执法综合信息系统 ,让市民获知城管执法信息 ,引导市民参与城市管理。此外 ,依托城管执法综合信息系统对执法队员和业务进行GPS在线管理 ,对单位和个人工作情况进行量化、跟踪和分析 ,促进执法阳光化。今年 ,结合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百日大会战”,健全完善工作机制 ,我市将把2005年以来的所有城市管理案件录入城管执法综合信息系统 ,并与我市推进诚信体系建设结合 ,让执法更规范 ,给群众一本“明白账”。
--下活“整合棋”。数字城管通过市级高位监督的运用实现了城市管理工作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大大提高了各责任单位到一线工作的见警率、执勤率、维护率,常态化维护柳州市容市貌,确保“山清水秀地干净”城市品牌不褪色。下一步,依托市及正在筹建的县云平台资源,整合各部门信息资源,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将数字城管建设成公共服务大平台,为广大市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