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人员配备电动车巡查路面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柳南区开启“智慧”辖区管理模式,坚持全域治理、联动治理,整合资源、协调配合,突出重点、拓展延伸,逐步实现城乡环境整治全覆盖、城乡环境监管全方位。在柳南区区委、区政府的重视,部门的协同作战及群众的参与下,2011年柳南区数字城管运行至今共受理案件162738宗,结案率99.38%,每月平均受理案件量达3300件。一件件妥善处置的城市管理问题背后表明:“法治城管”“智慧城管”“阳光城管”“文明城管”“民生城管”的格局逐渐清晰。
“理”字当先业主自拆违建
“明明是公共道路,怎能占为己有,这些棚子不仅影响市容,还妨碍市民的出行。”去年12月份,柳南区数字城管收到市民这样的投诉。
经执法人员调查,在柳邕路张公岭路口往柳江县方向约500米路段,有50家经营旧家具的业主占道摆放旧家具、搭建棚子。接到投诉后,柳南区城乡清洁办、城管、南环街道办等部门联合办公,挨家做业主的工作。在城管部门的监督下,50家业主自行拆除了违章搭建的棚子,还路于民,市民拍手叫好。
柳南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结合辖区实际情况,执法局专门设立了严打两违的“执行科”,在全市率先开启“柳南模式”:查违中队查违建--法规科审违建--执行科拆违建的拆违“行动链”,做到环环相扣,确保了两违工作的有序进行。
“文明城管”体现了文明执法、执法文明。执法人员从仪容仪表、行为举止等方面入手,规范执法行为,用心解释宣传相关法律政策,得到当事人的理解与配合,避免反复违章。
“法”字阻断“说情”执法
执法人员查处无证开挖道路
执法人员暂扣违章摆卖工具
乱设置户外广告看起来事小,一旦管理松懈就会迅速蔓延。原来在2月初,柳南区工商、城管工作人员检查门面户外广告及乱堆放现象。记者与执法人员走访发现,红光大桥底鞋城及飞鹅商圈一带门面聚集,不少商家设置广告牌存在超长、超宽及杂乱无章等问题。
执法人员依法拆除超面积广告53处,一些业主却通过社会关系“说情”,试图免于执法查处。
3月13日上午,柳南区再次组织公安、城管、工商及街道等部门,拆除红光路北段汇丰鞋行周边商铺无证且超大广告牌40多处,执法人员耐心解释相关法律、政策,当事人最终接受处罚,至此该区域违章广告牌被彻底拆除。同样,在柳邕路、文笔路、城站路等路段,柳南区多部门按“百日大会战”部署,依法全面整治户外广告乱象。
有市民表示,城市良好的环境、规范的秩序是“管”出来的,小到随手丢垃圾,大到私搭乱建,唯有依法办事、依法治市才能管好“家园”。
“法治城管”正是突出依法办案、依法管理,引导市民守法。今年要依法整治主次干道、小街小巷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整治马路市场(夜市)占道经营;整治“三车”(渣土运输车、散装运料车、预拌混凝运输车);整治违规户外广告和门牌;整治柳江市区河段水域环境等。
“智”字整合科技提升管理
户外广告审批等手续逐步实现网上办理,简化程序。目前我市已开发出“城管执法综合信息系统”,逐步实现“网上办案”,提升城市综合执法水平。
据了解,柳南区57.74平方公里划分成22个工作网格,其中,设置专业电子眼23余个,整合其他部门探头共计453个,分别用于监控城市主、次干道。另配备了62余名信息采集员,对各网格内的城市管理状况进行全方位监控。信息采集员发现问题后上报到指挥中心,通过移动终端由各个相应部门进行处理,最后信息采集员进行复查。
柳南区数字城管根据辖区特点,搭建“智能”管理平台进行“微距”监控,每个执法过程语音、视频等信息实时记录,一方面避免执法人员“慵政”“懒政”及不作为现象;另一方面有效监控当事人一言一行,并与公安等部门联动,事前预防暴力事件的发生。另外,执法车辆配置GPS定位系统,执法办案流程、违章事件情况等信息由各城区录入系统,让依法办事、文明执法更阳光、透明,这些功能的开放意味着“数字城管”升级为“智慧城管”。
“智慧城管”将把2005年以来的所有城市管理案件录入城市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并与我市推进诚信建设结合,让执法更规范。“阳光城管”主要是公开城市管理信息,给群众一本“明白账”。
“民”字落实服务秩序井然
2月5日,柳南区数字城管协调相关部门,拆除育才路基隆村铁路沿线违法建设,围观的市民拍手称快。结合全市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百日大会战”部署,当天上午,柳南区组织公安、城管、街道等部门依法对该处6700多平方米的违法建设进行拆除,附近居民连连竖起大拇指。
另外,去年7月底,针对航惠路夜市扰民问题,柳南区街道、公安、城管、环保、工商等部门工作人员与30多名商贩代表召开恳谈会。会上,各方达成共识,多部门联合办公,联动出击,整治航惠路乱象,还居民一个安静整洁的生活环境。
柳南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流动摊点反复存在有投机的行为,也有谋生的需要,执法部门加大力度查处乱摆卖行为,并按“疏堵”结合的措施,在育才路等违建已拆除的区域,适当开辟“便民市场”,规范管理流动摊。
“民生城管”正是打造服务型城管。今年将可因地制宜在C、D级道路及背街小巷免费设置临时便民摊点、季节性果蔬摊点和农民季节性果蔬自产自销区,用于安置生活困难家庭和下岗失业人员,实行定时定点摆放、规范和有序经营。
文明是规范,法治是根本,智慧是创新,阳光是公开,民生是服务。柳南区数字城管以全市打造“五大城管”为目标、加强“四化建设”:即基础信息化、警务实战化、执法规范化、队伍正规化。从科技、规范、机制等方面编织“城市管理智能网”,在我市创建宜居生态环境中,逐步实现城市管理新规范,城市面貌新改善,城市品位新提升,城市文明新常态。
据了解,去年,柳南区数字城管协调公安、交警、城管联合执法,大力开展整治乱倒土渣专项行动,有效遏制乱倒、乱堆建筑垃圾行为;广泛发动居民自治,重点整治“三无小区”,全员参与、全力以赴打好创卫攻坚战;全力推进征地拆迁工作,完成征地任务2828.8亩,拆迁面积57778.4平方米,国有房屋征收面积50775.1平方米,征地及国有房屋征收面积位居全市城区第一,这些成绩的取得,使得城区环境秩序有效改善,城市形象得到提升。